氢化油,也被称为“植物奶油”、“植脂末”,目前,在中国的食品烘焙领域被广泛使用
资料图片
前天是周末,福州几条繁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东街口的奶茶店、井大路糕点屋门口几乎都排满了长龙。但消费者没有注意到的是,不管是奶油蛋糕上的鲜艳花朵,还是带着浓香的奶茶,它们的主要原料都是植物奶油。
而在超市琳琅满目的零食架上,同样埋藏着这一健康杀手。有媒体给出了一个数据,在同一间超市里,95种饼干里有36种含人造脂肪,51种蛋糕点心里有19种含人造脂肪,16种咖啡伴侣全部含人造脂肪,31种麦片里有22种含人造脂肪。
放眼福州甚至全国的市场,这一数据并不夸张。
A 蛋糕
糕点师傅核实:全部使用植物奶油
业内人士称,没有国家标准,而动物奶油比植物奶油贵一半多,这也就造成了植物奶油的“普遍使用”
昨日中午,在85度C井大店收银台前挤了十几名顾客,多以年轻人为主。货架上一排排的糕点,精致诱人。记者随手拿起一盒泡芙,询问店员:“使用的是植物奶油还是动物奶油?”该店员在跟糕点师傅核实后,表示“全部使用植物奶油。”
当问及是否知道食用植物奶油会对消费者身体产生不良影响的消息时,该店员表示不清楚。至于植物奶油在产品中的含量,他们告知是由公司统一供货,具体配比无从得知。
85度C公关部相关负责人昨表示,正在向台湾总公司了解具体的进货情况。因目前国内尚无相关任何标准,该负责人只能称,“产品在台湾是通过国际标准认可过的。”
此外,在井大路多家知名糕点连锁店里,大部分店里的糕点外包装仅简单地写着“奶油”字样,并未详细注明是哪种奶油。
美可井大店的店员告诉记者,他们产品中标明的奶油都是由鲜奶发酵而成的,而鲜奶均由知名奶企提供,“有许可证”,属“正规厂家”。
但一街之隔的另一品牌蛋糕店的店员却“拆台”,称食品标签上的奶油“肯定不是鲜奶油”,因为“鲜奶油存放的时间不长”。
福州超雅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在福州糕点市场,一般有品牌的烘焙企业,使用的都是动物奶油,即用鲜奶发酵而成的,口感好;植物奶油是人造的,成本较低,一般是一些低端的烘焙店、小作坊等会使用。
由于目前国家对于植物奶油这块并没有相关规定,业内人士称,由于动物奶油普遍比植物奶油贵60%以上,因此植物奶油成为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只要进货渠道是正规的,产品有QS标志认证,国家就能认可通过。比如鲜奶生日蛋糕,业内的烘焙店多数常用金钻牌植物鲜奶油。记者随即联系了深圳的一个卖家,询问该品牌奶油是否是植物奶油,卖家表示肯定,“是江苏生产的,生日蛋糕、泡芙都可以用这个做。”
但动物奶油也并非完美,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吃了能使人发胖。
B 奶茶
一杯奶茶要倒三四勺奶精
奶茶原来不是“奶”泡出来的……甚至连酒店的“五谷杂粮”,主要原料也是植脂末
昨日,织缎巷蜜果奶茶店,店员熟练地在中杯奶茶(约400ml)中倒入三勺植脂末(俗称:奶精,以氢化植物油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产品),但记者询问具体含量时,店员无法说清。而在安泰的水水葡京奶茶店,同样是中杯奶茶,店员则添加了四勺奶精。走访中,记者发现各店对奶茶中加入多少奶精,均表示标准不一,植脂末的添加量存在很大随意性。
据记者了解,东街口一带密密麻麻分布有数十家奶茶店,每天生意均十分火爆,更别提分布在校园周围的奶茶店。像织缎巷不足百米,就布满了5家奶茶店,记者在水水葡京呆了五分钟,看到至少销售出20多杯奶茶,其他家奶茶店生意也同样火爆。
随后,记者来到台江区老药洲街,这里是批发奶茶咖啡原料的集中地。在胜际咖啡奶茶原料设备专营店,各品牌的植脂末一应俱全。店老板李小姐介绍,店里卖最好的是一款重1千克售价为15元的植脂末,销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上百包。
但记者询问一包能泡多少杯奶茶时,李小姐表示,“每家店的标准都不一样,一般一杯起码要用45克,那么一包就可以泡22杯。”
记者在该店里还看到冬季点击率颇高的“五谷杂粮”冲泡原料,包装配料上也写有“植物脂末”字样,李小姐表示,“天气再冷点,销量会更好,酒店、餐厅基本上都要用到这个,泡出来味道很纯正的。”
C 超市
零食多含植物奶油
食品包装标注多有“隐蔽性”,此外,市民对配料看不懂,也不是很关注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仓山麦德龙、沃尔玛大利嘉店、家乐福福新中路店、 永辉超市井大店等大型超市,发现销售的奶油或黄油多为进口的动物类奶油或黄油,而植物类的很少。而在好又多花开富贵店奶制品区,记者看到大部分都是植物奶油,只有一款澳洲进口动物奶油,包装上标注着”鲜奶发酵“等字样。
各超市的供货渠道不同,卖的奶油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零食里几乎都含有植物奶油。查看食品货架上各种饼干、薯片、方便面、蛋黄派、巧克力、咖啡伴侣、沙拉酱、冰淇淋等的包装,随处可见“氢化植物油”、“植脂末”等字样。甚至包括某知名品牌的一款儿童原味奶酪中也含有“植脂末”。
而不少袋装甜点中,虽然没有写含有“植物奶油”或者“植脂末”,却标注含类似“精炼植物油”或者“起酥油”。这些听起来好像食用油的物质其实都是“氢化油”。
不少市民表示,一般只会认品牌和保质期,至于配料当中的那些“植脂末”则完全看不懂,也不在意。
东百超市
已有产品打出“不含反式脂肪酸”
央视节目曝光后,在东百地下超市,已经有一家进口奶油厂家打出“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旗号,店员称,这个产品一直都有销售,原先顾客并不在意。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种名为“坎诺拉植物黄油”的产品共有3种规格,但均在包装的正面或侧面等显著位置印着“不含反式脂肪酸”。
“一般消费者不会注意黄油的具体成分,而是依据需要的量决定买哪种品牌的黄油。”东百的现场销售人员小王介绍。
过半数市民 不了解植物奶油
昨日,记者对100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看市民对植物黄油是否了解,是否担心植物黄油对人体的危害。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市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植物黄油,更不知道植物黄油对人体有害。
■你对植物黄油了解吗?
A了解,知道得不多 15%
B不太了解 33%
C完全不了解 52%
■如何看待食品普遍使用植物黄油?
A问题很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 63%
B等问题发生了再说,吃了这么多年好像都没事 22%
C无所谓,该吃的照样吃,不顾忌 15%
■今后还会不会吃涉及到的相关食品?
A不受影响,以前怎么吃以后也怎么吃 19%
B尽量少吃 48%
C再也不吃 33%
■对食品安全有何建议?
A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及安全鉴定 44%
B杜绝植物黄油进入食品行业50%
C其他(诸如媒体监督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