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福州过年习俗杂谈

美食杂谈

话说福州过年的开端,当属祭灶了,也就是俗称的过小年。这个在腊月廿四的节日,按照传统习俗来说,却是要在廿三晚上就要开始了。与此相应有个传说……

         

    话说福州过年的开端,当属祭灶了,也就是俗称的过小年。这个在腊月廿四的节日,按照传统习俗来说,却是要在廿三晚上就要开始了。与此相应有个传说:传民间相传玉皇大帝派遣灶王爷来人间监督每家每户的行为善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到任,年前的十二月廿四任满上天回报。祭灶就是为灶王爷饯行。福建人本就以商为主,所以就连祭灶都特别体现着商人的精明。在廿三晚上,要“祭荤灶”,供品用鱼肉,美酒,希望灶神酒足饭饱之后能在玉帝面前隐恶扬善;廿四夜“祭素灶”只供水果,蔬菜和灶糖灶饼,为的是怕灶神喝醉了酒,不分好坏乱说一通。祭完,还必须用糖在灶门口涂上一遍,寓意是把灶神的嘴边粘住,使其少数,不乱说。在祭灶前,外祖父母还要送灶糖灶饼和花壳面具给外孙,外孙女,寓意为驱魔辟邪,使小孩少生病,多平安。祭灶日还要全家一起大扫除。一首祭灶歌谣是这样唱“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不过福州这边的习俗不是蒸团子,而是蒸一种米果,就是用糯米打成皮,再包上糯米做的甜馅。还有年糕。但是这首歌谣也充分的展现了从祭灶到除夕那天过年的准备。

    而大年三十那天晚上自然就是最热闹的时候了。游子们无论多忙,那天晚上都会赶回家来全家团聚。旧日除夕夜和现在没有太大的变化,三十晚上焚香后,就可以一家子坐在桌边吃团圆饭了。团圆饭的菜品丰富,主要也是鸡鸭鱼肉,还有福州传统美食年糕和米果,以及做成如太极一样的芋泥,寓意着来年年年高升,和和美美,团团圆圆。而到了除夕夜零点的时候,开启大门(而开门者需为一家之主,一般是父亲,希望他在新的一年中能够给大家带来吉祥和福缘)这又称为开正。同时焚香点烛,祭拜天地,家神和祖先,并燃放鞭炮,既表示新年的开始也代表祈求幸福与吉祥。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这也是一年中最隆重,休假最长的民间节日。而这个节日也是禁忌最多,礼仪最繁琐的节日,说的第一句话,做的第一件事,都要讲究好彩头,以希翼一年平安吉祥。新年伊始,见人都要说一句吉祥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吉祥话,当天还不能扫地、打水、劈柴、洗衣、洗澡、理发等,寓意为新年第一天不能劳作,否则这一年会是劳碌年。初一早餐也是颇有讲究,一般就是隔年饭,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是需要剩余到初一来吃,寓意着年年有余。或者是吃太平面,寓意平平安安,或者年糕和米果,寓意年年高升。也有老人家吃素,祈求合家平安。初一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则要给压岁钱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和初三就可以去拜访亲朋好友,互贺新年。清人吴续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道:“簇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有女儿出嫁的人家,则要办春酒,让女儿,女婿,外孙一起回娘家团聚。这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到处都是一番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而到了初四清晨,家家户户又要开始焚香“接神”,迎接廿四上天的灶王爷回銮视事。

    初五又称破五,照例要吃米果。从初一到初四有太多的禁忌,到了初五就破除了,所以祭祀的供品可以撤,垃圾可倒,稀饭可吃,商店开张,到此春节结束。

    初七,人日,小孩节日,煮七种菜为羹。

    初八,顺星,群星聚会之期,要拜星君,黄昏的时候点四十九盏灯并放在各地,叫散灯。

    初九,玉皇大帝诞辰。祭玉帝和天官。

    紧接着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一般在十三到十七这几天都可以算。元宵节也可以叫上元佳节。福州元宵节的特色就属花灯了。这个习俗始于汉代,而花灯则在宋被列为京都灯节上品。古代有很多赞美福州花灯的诗词歌赋,如《武林旧事》就记述了入京的福州灯彩“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冰清玉壶,爽撤心目。”

    元宵节还有一个特色自然是吃元宵了。福州现在的南后街就保留了很多传统元宵老店,也有很多传统的手工制作花灯的手艺坊。

    就这样,从除夕进入大年初一到十五元宵节,都可算是过年。过完年,一切活动就依旧恢复了。

找美食,上78! 福州饱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