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不一样的诱惑 电影与美食

美食杂谈


  也许当人类将“吃”由作为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需要变成一种享受时,饮食文化便形成了。对中国人来讲,“饮食男女”、“食色性也”这些我们尊崇的圣人说出的言语,可谓名正言顺。但要说起电影中对吃的描绘,则无论东西方、南北半球,人们都一样的爱吃、能吃、擅吃。
    本文罗列的几部中外有名的“饮食电影”可以说都卖弄了各国自己讲求饮食的品位;而这些影片,也不禁叫人看得口水直流、饥肠辘辘。

  1、《芭比的盛宴》(丹麦影片 1987年出品)

  这部丹麦电影带起了西方近年来银幕上的“饮食电影风”。剧情描述丹麦北部的小村庄有一对督信路德教的姐妹花,因为宗教而不惜牺牲爱情。她们家有一位从法国避乱而来的女佣,原来是法国大餐厅的名厨,她在中了法国彩券大奖之后,要求在两姐妹的父亲忌辰祭时亲自掌厨,招待教区中的老教友享受一席正宗法国盛宴。影片上半部拍得十分纯朴高雅,将两姐妹的爱情故事注释得温婉感人,也令人对丹麦教区的民俗风情增加了解;下半部集中介绍盛宴的整个准备和烹饪过程,将法国菜的色、香、味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垂涎欲滴,难怪以禁欲和节制为生活重心的路德教教友也被这顿盛宴征服。

  2、《瓦代尔》(法国影片 2000年出品)

  本片根据法国民间传奇改编,讲述的是一个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宫廷故事。瓦代尔是当时法国宫廷最出色的大厨子。在一次长达三天三夜的宴会中,他全权统筹,做出许多别出心裁并且令人眼花缭乱的法国大餐。在宴会即将结束之际,让人意想不到的麻烦出现了,为宴会订购的鱼始终没有运来。瓦代尔不得不以死“谢罪”,成为黑暗宫廷的牺牲品。

  《瓦代尔》为了再现路易十四王朝的光华,耗资高达2.3亿法郎。片中活生生地展示了法国的种种佳肴和宫廷各菜,其雕琢极其精细、数量和排场都大得惊人。难怪许多观众在看完影片后“食欲大增”,并急呼“饿死了!”其实,菜肴在片中只是道具,盛宴只是背景。剧情着重刻画宫廷讲究的礼节和敏复的制度,还有各种勾心斗角的陷阱,特别是通过御厨们临危受命的铺展,凸现他们伴君如伴虎的危境。

  3、《情迷巧克力》(美国影片 2000年出品)

  这是一部精致、细腻、流畅和极具优雅气息的电影。1959年冬日的法国小镇,一对母女的红色开始进入了灰色的街道。她们的到来打破了平静而封闭的小镇。薇安开设了一家巧克力店,一切表面安详而内部单调,压抑的环境渐渐因略带苦涩的巧克力而融化。被传统的老一套思想禁锢的人们开始活跃起来。在小镇上,象征传统的教堂与象征新生活的巧克力店,象征保守的神父与象征自由的薇安进行了一场移风易俗的抗争。最后,当薇安绝望准备一走了之时,她却发现小镇居民已因巧克力而快活自由起来,就连神父也在一场疯狂的巧克力大餐后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在这部影片中,巧克力虽然只是一种自由和新生活的象征(或者一个服务于影片主题思想的载体),但最后的巧克力大餐却让我们见识到了原来巧克力有这么多的做法、样式!天哪,真甜死我了。

  4、《蒲公英》(日本影片 1987年出品)

  该片的主线是一个寡妇如何重新经营一家真正成功的拉面店的经历,不过,影片最出彩的却是在拉面店的主轴外,导演以“轴舞”的形式,随意地带出许多看似毫无相关的小枝节,将“吃”与爱情、阶级、暴力、恋物癖、文化反思等等复杂的议题巧妙地扣紧,像极了五味杂陈的大拼盘。比如《蒲公英》里以食物当成“做爱调剂品”的中年男人,还有临死前爬起来做饭给家人吃的母亲,或是到超级市场乱捏食物的欧巴桑等等,总之,影片中的食色男女是许许多多小片段组合的拼图。但是在老板娘学作拉面的过程中却十足展露了大和民族追求一件事情的执著。

  不过我想,看完这部电影,大家印象最深的还应该是那碗让人禁不住把汤一饮而尽的完美拉面啊!

找美食,上78! 福州饱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