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这个季节及时地通过饮食为身体补充养分及水分是非常必要的,每天在饮食中加些汤水、选择适合秋补的美味肴,可谓是秋季清心润燥的最佳选择。
祖国医学认为,燥为秋之主气,稍不注意,人们便会受燥邪侵袭,出现口干舌燥、干咳无痰等燥热病症。适当食粥,则能和胃健脾,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在煮粥时,适当加入梨、萝卜、芝麻等药食俱佳的食物,更具有益肺润燥之功效。
酷热的夏季过去了,天高云淡的秋季随之而来,天气由热转凉,天气逐渐转为干燥,燥邪侵犯人体就会出现一系列干燥的症状,如皮肤干燥龟裂、毛发不荣、口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少汗、干咳无痰或少痰,甚至咽喉肿痛、痰中带血、大便秘结等,要减轻或防止球燥的发生,我们应当适当补充一些水分,多喝一些汤水,这些汤水应该是“清润”的。
秋季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适。这时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和蔬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但水果有“寒”“热”之分,不同的体质要对症吃不同性质的水果,才能真正起到食疗保健的功效。
秋季进补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的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身体显得相对虚弱一些;二是秋天气候干燥,易伤人体阴津。根据“燥者濡之”的原则,秋季药膳材料应选择甘润养肺类补品,干润温养,即不太热,也不太凉。同时在味型的选择上,辛味能入肺补肺气,故应少吃辛味,以免肺气过旺而克肝;多吃酸味,酸可助肝气。所以秋季制作药膳常选的药物和食物有:白合、沙参、麦门东、阿胶、银耳、甘蔗、柿子、梨、荸荠、菠萝、香蕉。
[ 78美食网专稿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