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科尔沁草原的雪来得晚了一些。大雪节气过后,才纷纷扬扬降下。
9日清晨,随陆军第39集团军某机步旅参加冬季实兵演习,在3营2连5班装甲输送车内睡了一晚的记者,推开车门看到,茫茫草原已是银装素裹。
列兵张明拿起昨晚用的暖水袋,倒出水来开始洗漱,顺手也把记者的递了过来。一夜过后,暖水袋里的水尚有余温。
“开饭喽!”从营部方向返回的班长朱凯手拎两个大包装袋,高兴地招呼大家吃饭。
记者接过包装袋,发现里面装着热气腾腾的豆浆、包子、油条、煮鸡蛋、咸菜等七八样主副食品。
“这些都是我们昨晚预订的。”下士石青青边吃边介绍,旅里为做好战地保障,与演习地域某连锁餐饮公司签署协议,在集结待机等时节,由地方提供饮食保障,并根据各分队官兵提出的合理需求确定食谱。旅里还派出专人监督,确保饮食安全。
早餐结束后,全班立即撤除伪装,随连队转移。
12时许,战车停在一片树林旁。走出战车,一阵菜香伴着呼啸的寒风,扑面而来。前方不远处,主食加工车、自行炊事车等多台保障车辆一字排开。
朱凯带着记者和中士李健过去打饭,只见小鸡炖蘑菇、酸菜炖血肠等12种热菜和面条、馅饼、馄饨等5种主食陈列在自助餐车上,餐车下的保温加热装置,让饭菜一直冒着热气。
“我军战场饮食保障主要强调热食保障,让官兵在战时吃上热乎饭,特别是在严寒条件下也能吃上可口的热食,对于保持官兵旺盛的战斗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现场组织饮食保障的旅保障部副部长张丹告诉记者,他们探索了“模块化编组、节点式保障”的战场伙食保障新模式,将战斗群内的炊事力量集中起来,在战术机动、隐蔽待机等时节对作战群内各分队实行精确保障。
天将擦黑,五班正在向指定地域开进。此时,车外温度已降至零下16摄氏度。接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的命令,朱凯决定提前开饭。
记者正纳闷,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饭可咋吃?上等兵庞舒却很神气地掏出一张食谱:“晚餐想吃点啥?你们随便点!
记者看到,上面竟罗列着20多种主副食品。庞舒敏捷地从车座底下拉出一个普通行李箱大小的铁箱,打开盖子,一袋袋真空包装的食品呈现在眼前。
“这些炒菜、炖菜、炒饭等成品、半成品食品,都是根据严寒条件下的热量摄取需要制作的,经过简单加热即可食用。”庞舒边说边取出车上的班用炉具,将战友们选择的西红柿炖牛腩、排骨烧豆角、紫菜蛋花汤等四菜一汤逐一加热。
炉具所用的特种燃料,不仅无毒无味无烟,而且发热量高。点起火来,车内的温度“噌噌”往上蹿,身穿棉衣的记者很快出了汗。
这顿晚餐从制作到开饭,不见一丝炊烟。记者掐表计算,用时8分钟。
刚刚撂下碗筷,战斗命令就已下达,战士们迅速集结,冲向“敌”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