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年夜饭桌上的四大美味

美食杂谈

    除夕,中国传统历法中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西安人把蒸馍馍端上了饭桌;哈尔滨人的厨房里小鸡和蘑菇炖得正欢;成都的街头巷尾弥漫着麻辣火锅的香味;而香港新界的八仙桌上,盛满了鱼肉时蔬的“盆菜”已经召集了亲朋好友围坐一堂…………
    除夕饭桌上的菜色,因为地域的差异而各具特点。然而,在众多汤汤碗碗中,我们却总能找到几样相同的美食 饺子、年糕、汤圆和面条,它们是年夜饭的菜单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饺子原名叫“馄饨”
    今天,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饺子和馄饨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不同面食风格。不过只要你翻开历史那本大书,就会发现馄饨也是起源于北方的,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饺子、馄饨之分。
    由于采用薄面裹馅或蒸或煮而食的方法,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混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根据三国时期的资料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完全是现在馄饨的吃法。而且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比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会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考古学家曾经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唐代墓葬里,发现了随葬的一只木碗里,有小麦面制作的半月形饺子。可见早在1300多年的唐朝,饺子已传到西域少数民族地区,这似乎说明无论怎样遥远的距离都不能改变人们对饺子的热爱吧。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元朝人把饺子叫做“扁食”。清朝时,又出现了诸如“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由于北方长期处于政治中心的地位,饺子的地位也得到提升,逐渐成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之一。到明朝中后期以后,饺子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的春节美食。
    饺子这个名字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人们还可以根据各自的爱好与愿望,将意愿化作吉祥物包进饺子里,以寄托对新一年的祈望。年夜饭所吃的饺子里有的会包上糖和蜜,表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有的会在个别饺子里包上一枚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
    唐代以后,饺子从形式到内容,都被固定了下来,同门的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名称叫法在南方各省也各不相同。四川叫抄手,广东叫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叫清汤。现在有谁会知道饺子曾经是“馄饨”呢?
    舂年糕是民间辞旧迎新的重要活动。年糕是用糯米制作的,通过浸泡、磨粉、压水、筛粉、蒸煮、舂糕花、搓糕一系列过程,最后制作成长条状的年糕。

    年糕
    南方稻米北方黍
    “吃了年糕年年高”,因为老爸的一句话,小时候我没少吃年糕,以为多吃会帮助长个儿。后来才知道,“年高”,是讨“万事如意年年高”的彩头。在4种年夜饭美食中,年糕“势力范围“是最大的,几乎覆盖了中国版图。
    年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它的原料水稻更是早在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距今7000多年)就开始种植了。大米分为粳米、籼米、糯米。粳米、籼米是通常我们做饭时用的米,籼米的米粒相对粳米来说细长些。而糯米黏性大,非常适合做年糕。汉朝人对这种糯米做成的糕点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如果打开公元6世纪的食谱《食次》,你就会看到上面居然记载了年糕的制作方法。
    就连中学历史课本上提到的《齐民要术》也早早地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记录在案: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粉团,把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据传,吃年糕这一习俗从周代就已经出现了。江浙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年糕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在大臣伍子胥的建议下,修建王城,达到了巩固防卫的效果。但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不再听取伍子胥的劝告。伍子胥遭到诬陷,被夫差赐死。后来,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吴国被围,粮草匮乏,不断有人饿死。伍子胥的亲信想起了伍子胥曾经留下的交代,便在城墙那挖地数尺,挖出了很多可以充饥的“城砧”(基石)。这些“城砧”由糯米粉蒸制后压成的,十分坚韧。吴国军民依靠这些“城砧”扭转了局面,获得了生机。此后,每逢过年,当地就要蒸制这样的糯米糕,来纪念伍子胥。由于是在过年的时候蒸制的,所以人们把它叫做“年糕”。
    手巧的师傅还可以用刚舂好的糕团,做成十二生肖和元宝、如意等各种形态。
    过年吃年糕的地区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扩大,不仅南方地区吃年糕,北方不少地区也在过年时吃年糕。由于南北方作物的不同,制作年糕的原材料也不同:南方用特产的糯米,北方则用具有糯米那样黏性的谷物,其中一种叫做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黏,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们庆丰收的美食。
    如今的年糕除了久负盛名的江南水磨年糕外,还有塞北农家的黄米糕、西南兄弟民族的糯粑粑。尽管南北方做年糕的材料不同,但基本上已是全国广大地区的一种年夜饭食品了。

    汤圆和元宵一样团圆
    糯米不仅可以做年糕,也是汤圆的主料。南方很多地区在除夕年夜饭上还要吃汤圆,一般作为饭后甜点在年夜饭的最后端上桌,中间包甜馅为多,象征全家团圆、甜蜜美满。
    汤圆又叫元宵,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到明永乐年间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
    北方的传统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结束,春节才算过完了,这天一定不要忘了吃元宵。而南方江浙一带特别是宁波人,习惯在春节早晨一家人吃汤圆。
    据说,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江浙一带特别是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全家围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关于汤圆的传说,最有趣的是《白蛇传》中的情节: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阳春三月,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于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个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谱写了一曲西湖畔的爱情故事。
    同样是这种圆圆的、里面带馅、外面糯米的食品,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如果按照传统的制作方法,这两者也是不同的:南方做汤圆,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是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黏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
    元宵是北方人在正月十五特定的食物,而汤圆在南方则是除夕不能少的食物。不过也有很多地区是不分汤圆和元宵的。

    最早的“饭”
    当南方人吃汤圆的时候,中国北方一些地区的饭桌上,面条也开始热气蒸腾了。年夜饭桌上的面条,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意味着健康长久的愿望。过年吃面习惯在日本也很流行。除夕钟声敲响108下的时候,各家各户就竞相吃起长面条来。据说,这个岛国的人相信,谁家面条长,来年的运气就好。而且,幸运的大小与面条的长度成正比。
    中国人吃面的习惯由来已久,唐朝开始面条成了祝福新生男儿长命百岁的象征,沿袭到今天,中国人过生日就必吃面条了。而年夜饭桌上的则寓意长长久久。
    意大利人认为面条是他们发明的,但我们有足够的证据确信面条是地道的“中国制造”。考古学家在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实物,它是用小米和高粱两种谷物制成的,小米是中国的本土谷物,在7000年前便被广泛种植了。而现代意大利和亚洲其他地区的面条是用小麦粉和面包粉做的。
    中国人吃面的习惯由来已久,古人甚至把面条叫做“饭”,而大米、小米做的则叫“米饭”,吃“饭”最早的意思原来是吃面。就像饺子曾经叫做“馄饨”一样,面条在不同的时代也被赋予了各种奇怪的名字,汤面起初叫“汤饼”。因为最初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如今在北方一些地方,用手揪制的“猫耳朵”、“片儿汤”以及山西的刀削面,就很可能是古时的汤饼在今天的遗风。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各种面。
    年夜饭又叫“围炉”,起源于古人围着炉子吃饭。而全家一起包饺子、准备年夜饭就更有意义了。饺子馅的内容五花八门,不同的馅料有时也会反映出当地的物产情况和饮食习惯,香港、广州一带因为靠海,所以有“虾饺”;而东北人喜欢吃酸菜,所以把酸菜也放进饺子里。
    中国的面条制作技术于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公元1259年,探险家马可 波罗将中国的面条类食品带回意大利。之后,中国面条传到欧亚、美洲乃至全球。目前,面条已成为世界两大面制品之一,年总产量仅次于面包,位居第二位。
    在物质富足的时代,期待过年、期待年夜饭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了,更多的人是在年夜饭桌上寻找过年的感觉。每年的菜色在变,不变的是饺子、年糕、汤圆和面条,因为它们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当你看完这一段,再去品尝这4道美味,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找美食,上78! 福州饱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