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环到中环、再从中环到油麻地,兜兜转转起起伏伏扭扭拧拧,忙碌了一整天的双腿终于在一家颇有年代感的茶餐厅门前停下。
香港人发明茶餐厅,茶餐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的同时,又见证这座城市的高低浮沉。这种平民化的、市井化的“西餐厅”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必需品。在香港,任何人都可以毫不费力气地找到一家地道的港式茶餐厅,个中原因大概可总括为两个方面:香港弹丸之地、茶餐厅多如牛毛。
既然出身平民市井,不免会有一些旁人一时三刻难以理解的、属于自身圈子的暗号:“飞砂走奶”即为黑咖啡、“茶走”意为丝袜奶茶不加糖、“凉茶”实为冻奶茶、“黑白鸳鸯”代表好立克加阿华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饮品单上,以柠檬的出现频率最高,在各种柠水柠啡柠乐柠七柠宾柠蜜之中,冻柠茶最适合我胃口。容器需为半透明磨砂胶杯、柠檬两片、碎磨冰铺满面,窃以为满足如此条件的冻柠茶才能对得起它比热饮多出两元的身价。
茶餐厅虽姓“茶”,但要有饮有食方能称之为“餐厅”,因此万不可让各种港式饮品抢尽风头。幸好相比起容易令人选择困难症发作的饮品单,食品单显然更为照顾选择能力弱的顾客:炼奶+牛油多士的“奶油多”、牛油+果酱多士的“油占多”,以及可让顾客自由选择“飞边”或加“烘底”的牛治、蛋治、公司治等各种花式三文治。其中当然少不了我最爱的菠萝油,进食时我习惯用茶匙将菠萝油压扁方便拿捏,继而将中间的牛油挤压出来、将顶部的酥皮于手中捏碎。大口进食后不忘抄起旁边的冻柠茶大灌一口,口腔发出阵阵饱足声。
正如坐公交车喜欢占窗边位一样,在茶餐厅中我钟爱倚靠着四人卡位而坐。一张长形台、两张类似火车硬座的双人凳,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还记得那天因独占卡位、意犹未尽叫来店员下单多加一杯冻柠茶时,他竟径自和我“吹起水”来,一如相识已久的老友记:“我年纪大真系唔识欣赏啲偶像派明星。好似我个女咁竟然中意林峰喔!傻嘅佢都!”……啊!突然惊觉,原来除了冻柠茶、菠萝油与卡位外,那些喜好搭讪但又不长气啰嗦的阿叔店员也是我脑海中的一间地道的港式茶餐厅所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