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发财,偶尔媒体人,偶尔业务员。游走三界外,晃悠五行中。爱过的所有凤梨罐头都会过期,唯有砸吧嘴的回味永垂不朽。扑腾不止,吃货永生。 |
动车开通后,沙县已然距离我大省城不远。去小吃故里膜拜就已经成为一个念头。
但是,给个建议,不要寄太大希望在小吃上,不要憧憬太大。只是去吃饭,不是朝圣,想法过度就超前透支了梦想。
几年前还是一元进店而已,在通货膨胀之后,沙县小吃拌面扁肉套餐价格也已翻倍涨。不过,小吃淳朴。祭出100元还是可以让你吃得像个大爷。
扯远了,说正题。
沙县的第一眼印象。
悬索桥在晚上张灯结彩,恍惚像破产姐妹片头出现过的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老洋气了。
城市不大,知名的小吃店集中,基本一天可以吃完,一般周末足以过来尝鲜。
(图:文中各小吃地图)
正经说吃。
李记和肥姐。两家沙县城区内名气最大,品类最丰富的两家,在悬索桥头。几乎所有的沙县小吃这里都有。这两家未必是沙县最地道的小吃店,但也能走马观花领略沙县小吃的精髓,百八十种小吃看一遍也基本能有了沙县小吃的大概印象。如果赶时间,李记和肥姐应该是首选。
沙县扁肉首推庙门扁肉。炸扁肉拌扁肉煮扁肉全点过一遍。拌扁肉略逊,其他惊艳。个大皮薄馅弹。肉馅用纯肉以木槌打造,口感弹牙。尚干扁肉切碎了肉的纤维,加了葱姜,就是另一种风味了。
烧麦是沙县小吃一绝。玲珑剔透,卖相很加分。但分解开来却无甚期待。扁肉皮包炒粉丝,上锅蒸熟。无味,纯尝鲜。城内两家烧麦的专卖店,阿狗烧麦更香,佳兰烧麦略清淡寡味。5元一份,十来个烧麦,实惠。
题外话,沙县人用粉丝做馅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煎包、春卷、烧麦全是粉丝馅的。脑还原一下这奇特景象。
传统花生酱拌面很赞,非一般超市购买。花生酱似乎熬过很久,香味更浓。略有花生细颗粒,口感细腻。缺点是容易糊成一坨。文艺青年谨慎拍照,摆拍时间太长,基本一碗还不错的拌面就废了。感觉庙门扁肉的拌面比李记、肥姐更好。
几家沙县小吃店提供的汤品都选择有限。鲜蛋牛肉汤超赞的说。纯牛肉片裹粉恰当好处,吃起来味醇弹牙,就是所谓嘴巴里会跳舞的感觉了。有丝丝蛋花飘着,不糊不腻。
鸭血酸辣汤很有泰国的感觉,鸭血笋丝豆腐切小丁,勾芡恰到好处,佐的腌黄椒。和南京的鸭血汤完全两个门派,适合重口人群。
烫嘴豆腐汤挺一般,豆腐加蛤干黄花菜干煮到老,豆腐略有入味,挺清香。
豆腐丸汤,制作是一绝。水豆腐打碎,调和肉泥葱之类做成丸,谈不上好吃,但可以吃个新鲜。
红菇豆腐汤,可以尝试,反正很难打捞到红菇。
芋饺。被贵为沙县四大小吃之一,并没啥特色。不如福州一般客家店内吃到的。
亮黄亮黄的豆腐干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感觉。很挑逗食欲的黄色为栀子花果实碾碎泡水染色。
锅贴。挺一般的。
烧饼。李记的巷子里有两家。罗兰和香兰。罗兰生意太好,始终没吃到。香兰烧饼和学生街类似。
金包银。豆腐泡包肉,略有卤制,一般。
米冻皮,做法与肠粉类似。浇黑色调料,不似酱油,略有清香。
沙县出镜最多的是满街都有的南霞牛肉粉。汤头与牛肉蛋汤略像,佐酸菜。这酸爽,相当实在,不过10元。
沙县板鸭。不贵,且香。可以作为随手礼带回家。只是摆在大街上的,一般仅供文艺青年们各式拍照。
有时间可以去小吃城看看就好。气势磅礴的小吃城其实大而无当。运营初心一定很狗血。小吃的集中化推广一定并不成熟,现在整个小吃城一同鬼城。
沙县小吃也是有派别的,城关派与夏茂派。卖相讨喜,做法精细的扁肉烧麦等大多属于城关派,在沙县县城内也最容易接触。夏茂派似乎相当小众,米冻皮之类只在李记小吃边上的巷子摊位出现。
与其膜拜沙县小吃的特色,不如膜拜沙县小吃整个产业的严谨。沙县小吃从业者已经占全县劳动资源50%,一年产值超过50亿。在全国,从店址选择,开店采购到经营都已然有了标准化流程。
去沙县的交通已然相当方便。动车福州站-三明北站,出站左拐,转公交7路,至市中心,至小吃城都可。按图索骥,砸出100元,可吃遍地图中所有小吃。早班车去,末班车回,一天行程。
丨版权说明丨
本篇图文均由78美食网编辑悉心整编,转载请保留水印并注明来源“78美食网”,
未遵照约定擅自盗用者78美食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