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鱼丸 飘荡在古巷里的那个味
在闹市边狭小的小巷里,习惯了吃碗鱼丸的人只能驻足在店外,再次感受这百年老店的最后风情。或许,对于永和鱼丸店主人刘锦舒来说,此前根本没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小巷、鱼丸、货郎、吆喝会成为绝响。
1934年,清晨,清晖斜照,塔巷31号铺的古老小门板“嘎吱”一声被从里面推开,一个矮小的身影挑着货郎担,小心翼翼地从门缝挤出。“卖鱼丸了,一斤两毛钱。”一声浑厚的吆喝,从塔巷这头传开,回荡在古老的三坊七巷中。附近的人一听到吆喝便围上前来,掏出两毛钱,端起一碗用高汤煮成的鱼丸,趁着乎乎热气吃了起来……
这个货郎就是永和鱼丸店的铺主刘二弟。他从台湾永和镇学来捏鱼丸的手艺,并琢磨发明了在当时颇为先进的搅浆机,自创鱼肉保鲜法,这使得他制作的鱼丸味道鲜美、清脆爽口。渐渐的,“永和鱼丸”的名气大了起来。就连创始者刘二弟都料想不到,“永和鱼丸”成了福州人的一种情结。
永和鱼丸历经三代人推陈出新,口碑渐盛。在深深的古巷,吆喝着上木屋二楼,临窗而座,来一碗煮好的鱼丸,清汤上悠游着绿油油的葱花,别有一番风味。
但这将成为历史!望着老宅,刘锦舒感慨万千。
前一段,他提前布局,先后开了5家分店,总店也已经选好地址,还准备到厦门开分店。但令他不解的是,虽然每家分店用的都是相同的鱼丸、配料和汤底,而且环境比老店好,但老福州人还是喜欢到老店来。老顾客帮他揭开了谜底:只有在这里才能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在福州人的记忆中,永和鱼丸不是单纯的鱼丸,更多的是一种“味道”。只有在狭小的古巷里要上一碗,端着转上一圈,那才够味。
永和鱼丸走出古巷是什么味?刘锦舒心里没底,“如果能过渡好,品牌或许还能延续下去,如果出现断裂期,品牌就得重创。”他说。
塔巷口31号,将成为很多福州人的记忆。
塔巷口鱼丸 在喧嚣中踯躅
相比永和鱼丸,塔巷口鱼丸的境况不容乐观。至今还没有找到地点。
说起塔巷口鱼丸,福州人心里熨帖着呢。名曰塔巷口,正是合了他所处的地点,就在塔巷与八一七路的交界处。几平方米的狭小店面,两面临街,一面大招牌,一面玻璃橱窗隔出间小厨房,几个上了年纪的憨憨老头,手脚利索地忙活在一群顾客当中。
塔巷口鱼丸有着自己曾经的辉煌。有人这么说:“塔巷口鱼丸仍然红红火火地做自己的老本行,全然不惧近在咫尺而且富丽堂皇的东百、华都,更无视那把招牌挂遍全世界的麦当劳、肯德基们的肆虐和狂妄!”
这也让闹市多了一份惬意和平民化。
对于拆迁,这家老店的老板好像显得无从适所。店里一名女店员告诉记者:“老板已经很老了,最近几天心情不好,到外面逛去了,不在店里。”
过往的顾客来到店前,看着满目的饮料大吃一惊:“不开了吗?”得到确定答复后,总会带着失落转身离去。对于这样的场面,店员这几天见多了,显得习以为常。“本来店都关了好几天,一些老顾客要求卖鱼丸,这几天偶尔零卖一些。”女店员告诉记者。
她伤感地说:“新店不知道要去哪里找,附近没有这么好的店面。”或许,对于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店即将搬迁,塔巷口鱼丸店的老板有着更多的失落。更让他揪心的是,他没有分店,苦守着的这家小店,就是他的所有。
老依海粉干 易地再续辉煌
位于塔巷里的老伊海拌粉干是一家经营传统拌粉干的老铺。老板林修海是地道的福州人,邻里喜欢叫他依海。
据说,老依海的粉干源于秦始皇的传说。秦始皇嗜用鲤鱼须下酒,河中鲤鱼遭殃。河伯给鲤鱼王出了个主意,让鲤鱼王用大米磨浆制成鱼须(米粉)、鱼肚(切粉)献给秦始皇,没有想到秦始皇一吃,当即拍案叫绝,从此米粉闻名于世。
今年4月份,依海接到通知,塔巷因为安全原因不能再经营餐饮业。面临搬迁,他很不舍,因为塔巷不仅有人气,更重要的是在这呆了大半辈子,周围都是熟悉的老邻居,邻里感情深,突然搬走很舍不得。老店不能说没就没了,一门祖传的手艺不能说丢就丢,再说,一家老小还要养活,老店没了,得换个地方继续开。
一个月内,他在东街口天桥附近找了30多家店面 。“在东街口塔巷做了一辈子生意,不想轻易离开。就在天桥附近找,以后老顾客逛累了还可以过来吃!”套着宽大T恤衫的依海伸出两个手指头,“一个月,瘦了25斤。”
经过一个月的奔波,老依海拌粉干新店终于开张了。依海踌躇满志地说,以前塔巷的店只有40多平方米,最多也只能容纳20多人;现在的店有100多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62人就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