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客家风味小吃

美食杂谈

    客家风味小吃以大米为原料,拌以白糖、红糖或榛糖等“甜味”,制作精细。如平远的“黄米反”,蕉岭的“锅笃米反”,大埔的笋米反、珍珠米反和糍粑,梅县的煎芋丸和白渡牛肉干,五华的牛筋糕等,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是很好的小食品。 

    砸棕

    如果你明白客家话中,砸是压的意思,你可能已经明白这是压制的棕子,这就对了!把糯米饭放在木格子里压实,放在油锅里去炸,让我再一次相信你的智慧,你从图片上看明白,必须不停地翻转,使砸棕变得金黄。软和香是砸的特点,如果你担心小豆豆,我要说你也是对的,只是可惜了......

    溜锅板

    溜锅板是个很形象的名词,它的做法是把粘米调成稠糊状,用汤匙挑 起顺着锅壁溜下 去沸腾的热油汤里去。一般是放咸味,但也有放甜味的,依各人所好这种方法做成的面食,又软又滑,口感好极了。如果再加点正宗的客家水咸菜......啧啧!!

    石马番豆

    番豆者,花生也。石马地方的人民用一种颇为奇特方法来制作番豆:先用老屋的砖头泥(必须是带硝性的)捣碎加盐和番豆在一块熬熟,捞出又在同样的泥粉里滚,混上米浆使泥粘实番豆,晒到半干,即放在一种特殊的竹容器用火烤,直至干透。这样制作出的花生,味道之奇香绝不是市场上的红泥花生可比。可惜因其制作复杂,食用易粘泥,已经鲜有生产。

    鸡颈板

    用水把“七分糯三分粘”米粉和成小团,放入热油锅里,用锅铲压拍,然后把它翻过来用锅铲压拍,不断重复,把它压拍成薄片煎熟。趁热取出,撒上白糖和碎花生米,细细卷好。用刀切成一圈圈竖起,哟!还真的象鸡颈呢,吃一口,又香又甜!

    萝卜板 

    萝卜具有消痰化气的功用,味道清甜而价格低廉,深受客家人的喜爱。用萝卜板和粘米粉做成的萝卜板,是客家人的年糕。依各人所好,加入五香粉、虾仁、香菇、猪肉等配合萝卜的清香,倒上两碗老酒,是兴宁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享受。

    豆腐花   

    黄豆能制成多少东西?豆腐、豆浆、腐竹、豆鼓、豆腐花,举不胜举。戴上你的眼镜,欣赏一下具有客家特色的豆腐花担子吧!

    田艾板 

    这是一种生长在田埂的艾捣烂和上粘米粉做成的小吃。田艾的味道甘中带着特别的芳香,入口细嚼,喉间鼻里尽得享受。小时候,常跟姐姐去拨田艾,印象最深的是长在沙堤上的田艾,胖乎乎的,用它的做田艾板,特别香。

    酿豆腐

    这也是走向各地的四菜之一,只是外边的豆腐,实在太差劲。用山泉水做的,那才是掉在灰里“拍不得、吹不得”的“高尚”豆腐,配上头刀肉馅,细火慢煎。。。来了!酿豆腐一碗!!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客家四菜之一,随着开放之后的交流,梅菜扣肉已走向各地餐桌。网友基本上能够吃到了,它的变种有水晶扣肉、香芋扣肉等。就我个人来说,梅菜扣肉比较好吃,再肥的肉也不腻人。  
   
    黄板

    兴宁北部山区,有一种只此一家的独特稻米,叫珍珠米。它米粒比大米小呈黄色,产量极低,很少人种。但是用这种又叫禾米的做板,却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香味,初到北部山区的游客,一定会尝尝这种小吃。虽然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蓼花 
    蓼花的做法,我说不清楚,它是一种松脆香为特点的小吃。它是真正的兴宁小吃,我查找过它的资料,解放前就已经很有名了。它不知用什么方法把粉面搞成一种很特别的松脆,表面再沾满芝麻。一口下去,“咔嚓”声响,顿时满嘴留香。

    珍珠红

    它曾经代表着兴宁最高荣誉,二十年前就在国际上拿过大奖,那时还没演化到拿奖可以用钱买。它是一种黄酒,用一种特有的珍珠米酿制而成,凭着它,兴宁酒厂变成广东省珍珠红酒厂。近年来,黄酒在国内国际市场都没多大需求量,酒厂只能惨淡经营。  
   
    鸡炒酒

    在我所品尝过的酒中,无疑它是最好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酒炒好,从选酒取鸡到挑姜都很有学问。恰巧能遇到一位好师傅,他炒的酒肯定是酒气鸡味姜香,喝起来,以碗论。它有三个待点:补身子、特别香、特别顺口。 

找美食,上78! 福州饱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