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韩国强推韩餐成世界五大菜系

餐饮新闻

  俗话说:“要想征服一个人的心,必须先征服他的胃。”随着中国影响力日益提升,美味的中餐成为多国民众的最爱。今年春节前英国最新调查显示,中餐超越其他菜式成为英国人最喜欢的菜式。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把自己的餐饮业作为“文化出口”的重要项目在国际上卖力推广。韩国人在《纽约时报》等媒体上大做广告,并定下“在2017年将韩餐打造成世界5大菜系之一”的宏伟计划;日本成立“日本料理海外普及和推进机构”;法国总统表示要积极推动将法国美食餐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饮食文化相关的冲突也在发生。韩国和日本近期为“拌饭问题”争论不休,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都争着把胡姆斯酱说成是自己的传统美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宁对《环球时报》说,“从人类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类历史是从寻找食物开始的。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最初动机并不是其他原因,而是为了寻求作为调味品的胡椒。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饮食文化不仅为历史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特殊媒介。”

  日本为食鲸肉文化辩护

  不久前,新加坡《联合早报》为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台北市一家冰品店的关门做了一篇报道。文章称,该店的店主夫妻感情破裂,导致这家店也关了门。但没想到却引起当地媒体连续几天的报道,记者专门到现场去采访吃闭门羹的外国和外地游客,店老板最后不得不为此向社会大众道歉,成为轰动当地的新闻。有分析称,一家冰品店做不做生意,没想到竟引发这么多的议论和关注,真是不可思议。据报道,这家冰馆一个芒果冰卖160元新台币,并曾创下夏季单月4000万元新台币营业额。因为有此店坐镇,当地还形成了一个年营业额30亿新台币的商圈,日本、韩国等地许多游客都拿着旅游书慕名前来。如果冰品店一天不营业,来商圈的客人会少一成,约减少3000人,台北市有关官员急坏了,不停打电话希望冰品店早点重新开张。《联合早报》感慨称,这一事件更折射出饮食文化的力量,以及它无限宽广的发展空间。

  在日本,捕鲸活动和食鲸肉文化近来受到澳大利亚和欧美许多国家的强烈抗议,日本人却认为是自己的饮食文化受到了威胁,反应十分强烈。多家电视台特邀嘉宾“捍卫”日本的饮食文化。有日本网民也在网上发帖说,“其实鲸肉吃不吃并不重要,但吃鲸肉是日本的饮食文化,西方否定日本的饮食文化就等于否定日本人。”实际上,一般日本民众平时很少吃鲸肉,可是随着媒体报道,造成了“群情激昂”的感觉,鲸肉突然再次受到追捧,现身很多超市。尽管价格不菲,但不愁销路。可以说,这些威胁反而唤起了日本人对自身饮食文化的强烈民族认同。日本内阁不久前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日本人面向世界可以感到自豪的文化中,传统饮食排在第三位。

  法国饮食文化世界闻名,饮食业也是法国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按营业额算,粮农食品业是法国第一大经济类别。但法国人并不满足这一地位。法国每年举办各种各样的美食节和美食评比,如一年一度的农业沙龙、美食沙龙、巧克力沙龙、葡萄酒沙龙等,都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专业人士和普通消费者。《米其林美食指南》等都成为世界闻名的美食参考书。在法国农业部、财经与经济部等下面还成立了各种推广、推介法国美食的专业机构,如法国食品推广委员会等就在世界各国设点。据法国媒体称,法国总统萨科齐不久前表示,法国美食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法国正积极推动将法国美食餐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要让世界承认法国美食的地位。

  韩餐“决心成为世界五大菜系之一”

  许多国家积极把自己的传统餐饮文化作为“增强软实力”的重要项目在国际上卖力推广。韩国不久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一整版的“韩国拌饭”广告。但广告刊登后,日本《产经新闻》刊登其驻首尔分社社长黑田胜弘的评论称,“虽然韩国拌饭看起来挺好,但吃到嘴里会让人吓一跳。看到广告而去吃拌饭的美国人是否会对这"挂羊头卖狗肉的饮食"感到惊愕呢,真令人担心。”这一评论发表后,韩国社会立即掀起了反击战。韩国作家李外秀抨击称,“这样说来,日本的生鱼片和寿司就是至今尚未开化的蒙昧饮食。”韩国影片《食客:泡菜战争》2月3日专门在日本《产经新闻》刊登泡菜广告,韩媒称,这样做是为了反击黑田的评论,并“让日本人了解韩国泡菜和日本泡菜的区别,告诉人们韩国是泡菜鼻祖”。

  韩国近年大力推动“韩餐世界化战略”,韩国第一夫人金润玉担任“韩餐世界化推进委员会”名誉会长。据报道,韩国政府2009年首批投资240亿韩元用于韩餐世界化战略,韩国观光公社计划在2010年举行7次有关韩餐世界化的培训。韩国全国性粥连锁店“本粥”日前表示,将以粥、拌饭、面条、盖饭等4种韩餐进军海外,致力于实现韩餐的世界化,目标是2015年前在世界开5000家连锁店、收入达1万亿韩元。韩国媒体称,韩餐世界化能够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后续效应,诸如增进地球村对韩国的认知,传播韩国文化,改善韩国国家形象,吸引海外游客,增加韩国制造的出口等。不过,也有韩国网友怀疑,“几年内将一个基本上不为西方人所知的韩餐推广成世界五大菜系之一是不是有急功近利之嫌?一个不了解韩国文化、更不了解韩国饮食文化的西方人吃到韩餐之后,会不会反而形成负面印象?”

  中东展开传统食品保卫战

  在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近年来为胡姆斯酱到底是谁的传统美食而争论不休。今年1月8日,以色列50多名厨师用总重4087公斤的鹰嘴豆、芝麻酱、橄榄油和柠檬汁等原料,制造出世界上最大一份胡姆斯酱,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胡姆斯酱是中东地区特有的豆酱。两个多月前,黎巴嫩厨师刚创下最重胡姆斯酱的吉尼斯纪录。在以色列打破吉尼斯记录后,黎巴嫩国内群情激昂,人们纷纷表示要再度打败以色列。黎巴嫩外长还专门表态,称要维护本国的传统饮食,在文化斗争中与以色列一决高低等。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争抢胡姆斯酱的“所有权”,一是为了捍卫和弘扬传统饮食文化,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是胡姆斯酱本身有着巨大的商机,中东每年向欧洲出口这种酱达10多亿美元。据称,黎巴嫩正在寻求欧盟认可黎巴嫩配方的胡姆斯酱为正宗,但以色列表示反对。在阿拉伯国家,一些媒体和学者经常发表评论,担心阿拉伯饮食文化受到冲击,称一些品种味道变了样,有的还取个不伦不类的外国名字。一些学者认为,西方洋快餐进军阿拉伯国家,冲击阿拉伯传统饮食文化,使一些食品面临灭绝,传统餐馆也盲目地模仿美式快餐。由于双方经济发展上的差异,表现在饮食文化上,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弱势。一些阿拉伯学者呼吁向中国、韩国取经,学习如何保持传统饮食文化的经验。

  尊重各国不同的饮食文化则有利于双方的交流。一位熟悉中国外交史的学者称,当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这些国家的饮食习惯多与中国大相径庭,有些是阿拉伯食品,有些是非洲食品,许多国家还保留用手抓饭吃的习惯,不少随行人员不适应,带饼干充饥,被周恩来严厉批评,并带头吃当地饮食。一名在毛里塔尼亚和马里从事建筑工程承包的中国商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要想在当地站住脚,习惯当地饮食文化是很重要的一环。这名中国商人说,“不要拒绝当地人递过来的一块肉”,尤其是尊贵的主人递过来的传统食品,往往有特别的含义,拒绝接受等于告诉对方“不欣赏你们的文化”,将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近年来,许多中国人往往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对别人的饮食文化风俗不习惯,也是造成华人在海外一些麻烦甚至冲突的重要原因。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周宁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目前世界范围内推广最成功的应该算是麦当劳等洋快餐,它们的成功之处在于标准化生产和中性口味,但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而许多传统饮食作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中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已经发展了上千年,文化传统越是深远的民族,饮食文化就越发达,各国独特的文化魅力本身就为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提供了合理性。

  中餐繁荣与隐忧并存

  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多走向世界,中餐作为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符号,在海外蓬勃发展。在英国,目前已有2万多家中餐馆和外卖店。另外,中餐馆千篇一律是广东菜的状况也有所改变,川菜、湘菜及内蒙古火锅店纷纷涌现。今年中国春节前夕,英国一项调查表明,中餐已经成为英国人最喜欢的菜肴,传统英国菜排第三。不过,在俄罗斯,中餐地位较低,一些人认为中餐只是“形式主义标新立异”。在莫斯科前100个最受欢迎的餐饮店中,上榜的中餐馆只占5.7%。在西方,一些媒体也不时制造出“中餐不够卫生”或“中餐不符营养学要求”等新闻并大加炒作。

  周宁表示,中餐可以说是世界上以大规模渗透方式而非依靠国家战略推广最成功的菜系,并且还在不同的地方不断进行着本土化改造。因此中国没有必要通过国家行为去炒作和捍卫中餐的国际地位。“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曾经在欧洲小国安道尔见到过中餐馆。一位同行的英国学者说,中国人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征服"世界的。”周宁说,中餐的多向性与丰富性具备成为世界口味的潜质。今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流与融合,包括中餐在内的几大世界菜系很有可能会成为世界口味,并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标准化生产的供应商。外国人吃中餐就从最初的猎奇变得日常生活化了。如果说孔子在外国人眼中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那么建在自家街区中的中餐馆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文化标志。也许有可能读《论语》的西方人不会超过10%,而吃中餐的西方人很有可能达到100%。

  周宁说,中餐在“走出去”过程中自身也存在问题。诋毁中国饮食文化的说法,有些是有根据的,有些与商业竞争有关,对此不必特别在意。中餐进入西方市场占领的是低档市场。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中餐是以廉价与特色作为竞争手段的,这两者之间并非不能相容,但有时会有冲突。中餐今后要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努力争取精致化,占领饮食消费的上流市场,拉开消费对象的档次。既可以有足以和法式大餐相提并论的高档菜品,也要有高质量、有特色的快餐食品。 (来源:环球时报)

找美食,上78! 福州饱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