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中高考不仅是孩子们知识、心理素质的较量,考前的合理饮食也很重要。如何让考生吃得好,吃得科学,吸收合理营养,以良好的状态迎接考试,是每一位家长关心的问题。考生在冲刺复习及考试阶段,有利于大脑、神经代谢的营养素的摄取非常必要。除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物质外,维生素与矿物质也不可或缺。奶、蛋、鱼、瘦肉、豆制品、植物油、米、面以及各种水果、干果、蔬菜等,都应广泛摄取,食物的多样性是均衡饮食的保证。既要让考生吃饱吃好,又要注意合理的搭配,重在一日三餐合理安排。
一、禁忌考前大幅度地更改小孩的饮食组成,过分追求所谓的“状元食谱”
人在很多的时候,都沿引着一种习惯,破坏了这种习惯,或是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同理,如果饮食习惯的突然改变,也会造成身体对饮食进行适应,适得其反的影响身体、心理状况,并将影响高考的成绩。这说明:临近中高考,不宜对小孩的饮食进行过大的调整。
二、不要迷信某种食物或药物能让小孩的智力突飞猛进
智力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因为吃某种食物或药物而使一个人变得聪明。不要相信“菠菜、胡萝卜可增强记忆力,洋葱能改善大脑供血,黑芝麻养颜补脑”等所谓能增加人智力的宣传,而在小孩面临高考时强行让小孩多吃这些食物或药物。试想:如果这些食物或药物真的有效,那么要培养一个聪明的小孩就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小孩平时也不用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了。
三、饮食宜清淡
小孩的饮食,不宜油腻和太咸。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过咸的饭菜可以导致人体内的水盐平衡紊乱。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具体的饮食安排,就得根据每个小孩的状况和习惯来定。
四、注意自己的生活规律
面临中高考的小孩,要尽量把自己的生活规律依照考试的时间进行调整。如中高考时上午一般在九点到十一点,下午一般在二点半到四点半。针对这一点,建议家长不宜让小孩在这两个时段进食任何食物,或者休息;也建议家长让小孩在这两个时段里多作一些练习或复习,以使小孩能在此时段有着活跃的思维能力。
五、要适当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中高考时间内,气候变得热起来,引起身体显性出汗而失去大量的体内水和无机盐,如果不给予适当补充,将会引起体内水盐的平衡紊乱,导致身体健康状况及心理状况的不良。表现为容易疲劳、情绪波动等。这时候,适当进食水果类液汁有着良好的作用。仅进食淡盐水来补充体内水盐的减少,有着一些不足。
六、饮食要求有充足的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是水溶性维生素、部分脂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良好来源,特别是绿叶蔬菜等,所包含的维生素C、叶绿素、B族维生素以及它们所含的无机盐,有利疲劳的恢复(注意:纯药物的相关制剂没有食物中提供的有效)。
七、主食要足量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能量的唯一来源是葡萄糖;人的思维能力取决于大脑的活动程度。这说明:如果要保持好敏捷的思维,食物中就需要有足够的糖类。按照《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参考摄入量》推荐的能量供给量标准,这个年龄段的小孩一天需要的总能量大约为2700千卡。为保持大脑的敏捷思维,糖类的供给建议按总能量的60%提供。具体折合成主食(大米、面粉制品或杂粮),一天需要有450克左右。
八、充分供给饮食中的蛋白质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参考摄入量》推荐的蛋白质供给量标准,这个时期的小孩一天需要蛋白质80克左右。根据各种食物的搭配,一天的饮食中应该包含有100克的豆类食品(如果有禁忌豆类食品的疾病除外),100克左右的瘦肉类食品(包括猪瘦肉、鸡肉、鱼肉等动物性的食品)。
如果您对此专题有更多的观点与看法,欢迎您点击此处进入论坛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