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装修中的风格有点潮
味中味招牌已经挂出,颇有当年韵味
核心提示
曾经代表福州小吃的味中味,在淡出17年之后,即将于本月下旬在福州八一七中路旧址一墙之隔的福建电子大厦重张开业。
据记者了解,“浴火重生”后的味中味将不再局限在福州小吃上,精品沙县小吃、闽南小吃也可在新味中味吃到,立足的是整个福建省的小吃品牌。同时,新味中味将摆脱当初的单店经营模式,走上连锁经营之路,还计划把门店开到浙江杭州。
曾经是老福州人的最爱 逢年过节,门前早早排起长龙
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味中味”,是一家享誉八闽的小吃名店,老福州人或是早先到过福州的外地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在福州市区商业中心最繁华的南街上,有一家以福州小吃著称的饮食店“味中味”。
据聚春园集团董事长郭仁宪回忆,1963年福州市政府和市饮食服务公司为发扬传统,将味和、碧兰亭、美和雅、永和等12家老牌著名传统小吃店中最具特色的品种集中供应,创办味中味。
当时的味中味为两层框架砖木结构楼房,营业面积达2600平方米。一层设有酒杂、羊肉线面、鱼丸、元宵、小笼包、烧卖、菜头饼等专柜,二层主营盘菜宴席。其中年糕、煎包等是味中味的特色食品。在这里,可以花不多的钱尝遍具有福州地方风味的各种小吃。“老福州人对味中味的热捧让人记忆犹新。”据称,特别是每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门前便早早排起了长龙,从腊月十三到正月十五,门庭若市。
后来是老食客的遗憾 年轻人已很陌生
味中味的辉煌持续了30年,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1993年。1993年,伴随着福州的旧城改造,原福州市商业局、福州市融信劳动服务公司等联合开发味中味、华侨友谊商业地块,拟建设福州商贸大厦,味中味被拆除。后因种种原因,味中味一直未能恢复,成为不少老福州人心中的遗憾。
然而,积淀了30年声誉的“味中味”并未就此被人们淡忘。1998年,一场招商会让已消失5年的“味中味”找到了新婆家。次年, “味中味”就在 转让到西海岸商务公司不久,福州传统名小吃“味中味”终于重新在达明路上呈现在市民眼前。但好景不长,只开业了半年多的“味中味”轰然倒下,刚给市民带来些许惊喜的“味中味”遭遇夭折。西海岸商务有限公司将一次性向承包柜台收取的3年场地租金卷走后不知所终。
这场风波之后,福州“味中味”愈发淡出老福州人视线,而年轻的一辈对“味中味”已然陌生。
计划本月下旬开业 一楼主推福建小吃,二楼则主推闽菜小炒
“味中味是我当时接任福州市饮食集团公司总经理时消失的,这成了我17年来的一块心病。”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郭仁宪不无感慨。
为使“味中味”重新与广大市民见面。2010年初,在聚春园集团董事会上,郭首次提出了恢复味中味字号,在原来八一七旧址附近重建味中味,这一提议受到了全体董事会成员的赞成。郭告诉记者,其实他一直有恢复味中味的想法,只是苦于旧址附近合适的店面难寻。
尽管并非周末,但东街口商圈黄金地带南街人流依旧熙熙攘攘,不少人或许已经注意到了在福建电子大厦一楼一商铺正紧张装修,“味中味”的招牌已经挂出。记者昨日走访了重新开业在即的味中味,既有白墙青瓦,又可见大玻璃幕墙,现代中式装修风格融入了仿古元素,古榕树、三坊七巷等现代壁画随处可见,入口右侧的“福州味道”牌匾让人不胜唏嘘,在二楼,甚至还保留了味中味旧址的一堵墙。
据介绍,新建的近千平方米的味中味计划于本月下旬开门迎客。一楼主推福建小吃,二楼则主推闽菜小炒。
郭仁宪透露,味中味福州二店已然提上议程,集团已在三坊七巷、王庄等地块展开选址,计划明年初开出。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受杭州同行邀请,味中味还将在浙江杭州落户生根,计划明年初开张,位于杭州鼓楼边的南宋御街上,主体建筑约900平方米,为中国美院设计的仿古建筑,而夜市摊位即外卖部已于国庆前开张,鱼丸等福州小吃备受杭州市民及游客欢迎。
□记者观察 老字号单靠“老脸”难有市场
虽然目前“味中味”还未正式“重出江湖”,但在福州街面上你已经可以看到许多过去的“味中味”的身影,其中以安泰楼最为相似。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在“味中味”一度消失17年间,其经营模式已在福州遍地开花。安泰楼、老福洲等后来者多少都借鉴了“味中味”的经营模式。
对于味中味这样一个最年轻的老字号品牌来说,闲置下来的结果就是品牌价值的逐渐消失。在消失了十几年之后,大多数年轻人早已不知道“味中味”,而“味中味”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与十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当年“味中味”模式的辉煌,有业内认为,“味中味”再想做起来,两个必要条件不可或缺,一个就是选择地点必须要在鼓楼区某繁华处,这样可以将“味中味”的品牌效应发挥到极致;其二就是场地面积最好不能少于2000平方米,因为“味中味”越做越小会把一个好的品牌做砸。
此外,味中味还将实现差异化经营,主要满足游客及散客的大众消费需求,且不再局限在福州小吃上,精品沙县小吃、闽南小吃也可在新味中味吃到,立足的是整个福建省的小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