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榕西瓜销量同比下降20%

餐饮新闻

    省外西瓜开始批量登陆福州市场,但没有往年热销。江苏丹阳的“爆炸西瓜”让福州市场上的西瓜受到波及,在西瓜上市之际,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福州卖场、街头的水果摊并未迎来西瓜的热卖景象,相反,销量同比下滑了20%左右。无独有偶,膨大剂事件之后,上海、河南等地市场西瓜销售量较往年也出现大幅度下降。

    价格较去年便宜15%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福州街头销售西瓜的摊点又多了起来。昨日,记者走访了福州街头部分水果摊,水果摊主对当下西瓜的销售业绩并不满意。

   昨日,来自南平建瓯的李女士推着一车西瓜在福州前横路售卖,提到今年西瓜的销售情况,她摇了摇头冒了一句,“今年西瓜不好卖,可能受省外西瓜使用膨大剂导致裂瓜这一事件影响,吃西瓜的人变少了。”

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卖了几年水果,去年西瓜刚上市时销量不错,多时一天可卖出五六十个,而当前,一天顶多卖出十几个。

    记者留意到,李女士销售的西瓜产自海南,销售价格每公斤为3元~4元。李女士称,就零售价而言,今年西瓜销售价格比去年要便宜15%左右。

    此外,昨日记者还走访了福州多家卖场,发现卖场上销售的西瓜种类比较多。如在福州一卖场,场内销售的西瓜包括早春红玉、黑美人、玉麒麟、特小凤瓜、无籽瓜等,销售价每公斤2.2~5.6元。

    据福州一连锁卖场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卖场上销售的西瓜以外地为主,销量同比下降20%左右。

    本地瓜农开始忐忑起来

    福州连江和闽西北是我省主要西瓜产地,目前本地西瓜还未开始上市。福州市连江县东湖镇某农场郑经理介绍说:“今年受年前寒冷气候影响,福州本地的西瓜上市时间有所推迟,往年这时候西瓜已经开始上市了,而今年本地西瓜上市还要再等十天。”

虽然西瓜还未开始上市,但郑经理已开始忐忑起来,其担心的是在省外闹得沸沸扬扬的膨大剂事件会影响到今年本地产西瓜的行情。

    露天种植本地产西瓜较少用

    “并不是所有的西瓜都使用膨大剂,就露天种植而言,根本没必要,因为使用了反而会影响西瓜的外形,比如出现畸形瓜。”郑经理表示,其所在农场是露天种植西瓜,在种植过程中并未使用到膨大剂。

据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玉灿介绍,“我省的西瓜很少用大棚,基本都是露天种植的,因而较少用膨大剂。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多是省外西瓜。”张玉灿笑称,即使有个别农户以前用了膨大剂,现在可能也不敢用了。

    专家:膨大剂对人体无不良影响

    膨大剂到底对人体有多大危害,记者在国家《农药管理条例》中发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农药,不以杀伤有害生物为目的,所以其毒性一般为低毒或微毒”,并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农药进行统一管理。

    张玉灿也表示,其实对“膨大剂的担忧是多余的,因为它已经在农业上用了好几年,并没有发现对人有啥不良作用。目前并无数据显示膨大剂使用后对人体有影响。”

    张玉灿说,膨大剂只是植物生长激素,是针对植物系统,并不会对动物系统发生作用。西红柿用膨大剂等“激素已经有几十年,如果不用,冬天就吃不到新鲜的西红柿了。”

    对于如何辨别西瓜是否使用膨大剂,张玉灿表示,从外观是很难识别的,不过,用了膨大剂的西瓜,里面的瓜子比较少,多是白色,而且口感比较甜,但这要剖开西瓜才能看到。

    □相关链接<<<<<

    膨大剂的自白

    个大的西瓜、红红的草莓、甜甜的枇杷……那些有着美丽外表、让人垂涎的水果,它们的生长都与我们家族成员有关,可以这么说,在水果的王国中我们无处不在。

    我的名字叫膨大剂,我的哥哥名叫赤霉素,弟弟名为催熟剂,我们都属于植物生长激素大家族,族员人数众多。先说说我吧,我的出生时间是在1985年,日本人最早发现了我的身影,他们在我身上找到了名为“氯吡苯脲”的化学物质,它可以让果实快速增大。这一发现让日本人高兴了一阵,并给我取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膨大剂。

    小小的草莓,在洒上我后,不仅个头增大,还缩短了生长周期。正常生长的草莓从开花到成熟至少要30天,但喷洒由我配制的溶液的草莓,20天就能成熟。

    好景不长,日本人也发现了我的小毛病,虽然我能够让果实快速增大,但也容易让果实变得畸形且果品贮藏期变短,还会导致畸形果比例上升。因而,如今,日本人在使用我时,变得小心谨慎,一般不用。

    但我的神奇作用也吸引了中国研究人员,他们争相将我引进到中国,并在1992年通过农业部审核。此后,我的兄弟姐妹们进入疯狂使用时代。

找美食,上78! 福州饱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