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是东非一个古老的国家,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在这里,有一种食物,也是埃塞俄比亚人的主食,叫英吉拉,它的历史和埃塞的历史一样长。
埃塞菜的品种稀少,只有5种菜肴,因此可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而在5种菜肴当中,英吉拉可以说是最普遍也是最受欢迎的。在埃塞的传统餐馆中,几乎没有不供应英吉拉的。
英吉拉的原料是一种生活在埃塞俄比亚海拔3000多米高原上的一种作物。当地人把它称作“苔麸”。这种作物只适应埃塞俄比亚的高原气候,且产量低。
据说曾经有科学家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苔麸的产量,但均以失败告终。不过这种植物的生长速度很快,每年7月份播种,11月左右就可以收获了。
埃塞人视苔麸为宝,几乎每一餐都离不开苔麸做成的英吉拉。可以说,英吉拉在埃塞人的食物中占有“统治”地位。埃塞人偶尔也吃面包和米饭,但量较少。总的来说,英吉拉在埃塞比馒头在中国北方的地位还要高。
英吉拉所需主料苔麸(TEFF)有一个非常好听的中文译名叫“埃塞俄比亚画眉草”。埃塞是唯一食用苔麸的国家,在世界其他地方苔麸只是一种普通的草,这一点从它的中文名字上也可以得到印证。苔麸产量非常低,其亩产只有小麦的15%,每150颗苔麸的重量才相当于一颗小麦粒。但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富含氨基酸、蛋白质、各种微量元素、植物纤维等。它的钙含量比牛奶还高,铁含量是小麦的两倍。
英吉拉是发酵食品, 其制作过程一般需要2 -3 天。大致做法为:将苔麸粉加水、发酵粉、少量面粉混合后置于室温下两天使其充分发酵;然后像摊煎饼那样将发酵后的面糊在平底锅上摊成圆饼;将圆饼卷起,切成约10公分的小段,就是成品的英吉拉了。因为经过发酵,英吉拉靠近平底锅的一面为平的,另一面则多孔状。
吃英吉拉有专用的酱汁,通常是用各种肉类(小块或肉末)、蔬菜等加上辣椒粉、盐等调味品慢火煨制而成,当然也有当地人非常喜欢的土制奶酪和生牛肉等。吃英吉拉的时候有一定讲究,首先撕下一小块英吉拉,用手拿住,多孔的一面朝下,包住部分酱汁或肉,然后整个送到自己的嘴里。不过要注意,整个过程只能用一只手哦。对待尊贵的客人,热情的埃塞人经常会亲自将包好的英吉拉送到客人嘴里。
英吉拉本身微酸、柔软、易于消化,其酱汁美味可口,软嫩细滑,因此英吉拉受到不少外国人的喜欢。
我们来到埃塞一个朋友家品尝英吉拉。吃英吉拉的时候要配上一种叫“WOT”的菜,WOT实际上就是一种调味汁,里面放着鸡蛋、鸡块、牛羊肉和各种蔬菜。不一会儿,主人端来了一个草编的大托盘,刚做好的英吉拉饼就摊开铺在大托盘上,上面放着WOT酱、烤牛羊肉、鸡蛋和蔬菜沙拉。
吃英吉拉不需要任何餐具,直接用手撕开英吉拉薄饼,然后蘸着各种酱,并把肉块和蔬菜裹在薄饼里送入口中,有点类似北京烤鸭的吃法。
就在记者准备品尝这埃塞俄比亚的美味佳肴时,好客的主人又端上来一个小篮子,里面一个一个小卷摆放得整整齐齐。记者想,主人想的真是周到,连擦手毛巾都为我们准备好了。
于是记者便抓起一个小卷,摊开就要擦手。可擦手毛巾怎么如此光滑呢?主人见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个是吃的啊!这个也是英吉拉薄饼,只不过把它卷起来了!”主人连忙解释,并向记者展示英吉拉的吃法:他把“擦手毛巾”摊开,平铺在手掌上,然后用另一只手从“毛巾”上撕下了一块,蘸着大托盘里的WOT酱和烤牛肉,直接送入嘴里。
记者有一个埃塞朋友到北京留学,他说最让他头疼的不是难学的中文,而是到了中国以后吃不着英吉拉了。为此,他还特意从埃塞带去了几大包苔麸粉,准备到了中国以后继续享用他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