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三季度,整个餐饮市场处于波动中回缓的态势,限额以上餐饮企业收入降幅比上半年有所收窄。为准确掌握餐饮消费需求,寻找大众化转型的切入点,中国烹饪协会日前发布了《2013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
这份涵盖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餐饮消费意愿的报告指出,随着私人社交需求成为餐饮消费的最大需求,餐饮服务被寄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中高端餐饮依然存有市场,大众化转型更要注重层次性和多样性,具有风味特色的餐饮最能吸引消费者。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已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次报告同时调查了消费者对餐饮消费信息化的运用情况。在餐厅信 息获取应用方面,目前第三方网络平台已成为消费者搜索、获取就餐信息的主要方式,口碑效应的宣传推广效果也很显著。在预订点餐支付应用方面,传统的电话预 订略胜网络,但网络预订、点餐和支付综合应用的前景可期。此外,信息化发展也给消费者消费维权和企业危机公关带来了新变化、新挑战。
消费者最关注产品、服务
报告指出,除工作餐外,各年龄段的受访者均表示外出就餐的因素大多是参与朋友或家庭聚会,可见当下私人社交需求已成为餐饮消费的最大动因。而对 于餐饮口味的选择,虽然消费偏好各不相同,各类餐饮都具有发展空间,但调查中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辣味菜肴、川菜餐厅都普遍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同时,中 高端餐饮在大众消费群体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市场,获得了超过80%的工薪阶层的欢迎。
尽管大众化餐饮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但中国烹饪协会提示餐饮企业也要注重目标客户群体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如报告显示,在诸多关注因素中, “风味特色”仍是受访者在选择餐厅时最看重的因素,其后依次为“就餐环境”“口碑评价”“服务水平”“安全卫生”“价格水平”“私密性好”“地理位置”。
而在服务选项中,70%左右的消费者对点餐后上菜速度的容忍度为10~20分钟,仅有7.5%的消费者能够容忍20~30分钟。可见在大众化餐饮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形势下,菜品和服务依然是餐饮企业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信息化带来新变化、新挑战
在餐饮消费信息化方面,调查显示,有近40%的受访者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获取餐厅信息,并且餐饮消费决策中起重要作用的女性使用网络平台的比例 达到45%。由此可见,第三方网络平台在当前餐饮消费信息推广及影响消费决策方面的作用。其中团购作为餐饮信息化应用之一,已取得了很好的营销和增收效果。
此外,人际传播依然是消费者获取餐厅信息的重要渠道。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85%以上的人都会以文字(博客)或评论(微博、微信)的方式分享餐 饮消费体验。但仅有1/3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关注一家或几家餐饮企业的微博和微信,通过企业微博、微信获取餐厅信息的消费者则不到6%。
消费者在预订时,传统的电话预订方式依然是首选。但调查显示网络预订发展迅速,有超过一半的消费者使用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和企业APP的预订功 能,使用网络平台进行预订并点餐的消费者也接近25%。但网络支付领域尚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超过3/4的消费者还是习惯在用餐后选择用现金或者刷卡支 付,网络预付尤其是企业自身平台支付的比率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