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将于4月18日播出的消息引起了很多观众的注意,记者从节目组了解到,第二季共拍摄了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将再次让观众馋得流口水,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
讲到《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与第一季的区别,总导演陈晓卿(微博)表示,将更关注人物命运,第二季不仅仅在讲食物,而是通过食物中的人,揭示社会变迁。陈晓卿说:“我们正经历太多的欢乐与痛苦,但中国人能苦中作乐,把喜悦通过美食呈现。我们在关注生存的同时,更注重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将通过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美食相关的多重侧面,描绘与呈现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与故土难离。
与第一季相比,《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保留相似制作流程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了拍摄时间,希望能够更加细致生动地展现被拍摄的食物以及人物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主创团队共有30多名成员,分为8个摄制组,历时一年走访拍摄中国大江南北150多个地点,以及部分海外拍摄地。拍摄过程中,摄制团队采用了全新的拍摄设备(包括高空、水下、红外、显微、窥镜等),从多个角度呈现中华美食。为了展现食物细节,摄制组成员还自主研发与制作了全自动微距拍摄设备,使拍出的画面更加真实诱人。
陈晓卿介绍说:“第二季每一集的风格都非常突出,剪辑很精细,比如其中一集用家庭伦理剧的方式讲述,另外一集看起来更像公路片,下一集又像是黑帮片。之所以用独立风格讲述每一集故事,是因为片体非常大,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很密集,每集独立成片观众更容易接受。”
比如,在第二季讲述刀功的片段中,一边是老人轮指弹着琵琶,而另一边,急促的琴声中刀功精湛的厨师用兰花刀法切着萝卜丝,琴声、刀声互相穿插,音乐声仿佛如《十面埋伏》般紧张。最后一刀切完,琴曲结束,厨师拿起萝卜一抖,柱状瞬间变成了一幅丝丝相连的画卷。这样的音乐加画面,用陈晓卿的原话说:“这个片段就很像黑帮片。”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分集简介
第一集《脚步》
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每一种食物的获取都要经过漫长的历程。这一集中的主人公,一对养蜂夫妇追寻、收获蜂蜜的路程,就与蜜蜂们采集花蜜同样艰辛。据计算,蜜蜂生产一公斤蜂蜜需要采400万朵花。另一方面,食物本身也会跟随人们的脚步,在各地流转、变化。从青海的盐湖,到西藏的密林深处,无不镌刻着人与食物迁徙的足迹。
第二集《心传》
主要引领我们再次面向民间,寻找那些已经消失了的和即将消失的美味,比如湖南山中的人家制作蕨根粉,制作方法通常是爷爷传给孙子。类似的这种美食制作秘籍的传承方式,除了父子祖孙,有时还会在师徒间,比如面点、糕团的制作。
第三集《时节》
将会根据中国人最重要的“不时、不食”饮食特征,在四季分明的国度,不同的时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食。
第四集《家常》
除了所展示的许多广为人们所喜爱的家常菜外,更多的是家所代表的伦常与亲情,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关系。就像古诗中描绘的:“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这羹汤中所饱含的蕴意,远不止日常的柴米油盐。
第五集《秘境》
关注的是“饮食的末梢地区”,也就是那些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小而得以保存食物原味的地方。在许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深处以及沙漠中最干旱的地带,都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食材。
第六集《相逢》
记录食物与人的每一次携手,呈现中国人的相聚别离背后藏匿着的深切情感。
第七集《三餐》
展示现代中国社会中,从摩登都市到中小城镇,人们通过每日饮食享受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