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三坊七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
福州的街道名称有趣,主干道多为五一路,八一七路等如同国道般的名称,不知是什么年代的产物。而大道旁的胡同则是以坊为巷,以巷为街了。如果要购物在市中心东街口就行了,走出灯红酒绿没有多远,便可以进入三坊七巷。
据说这是全国最大的一片古街坊。简单点理解,大概是10多条狭窄的小巷。铺有南方特有的青石板,两边是抹着灰泥的高墙,墙上用青瓦铺成的飞檐,抬头只看见一条细细的天空。不过高墙斑驳,上面不少的泥灰大片脱落,大概也属于看一眼少一眼的古民居了。
在三坊七巷寻古,可以按照下列资料挨家挨户地串门,虽然这些地方或者门口挂着“保护性建筑”的牌子,或者立着人民政府的碑,但不要指望每家每户都敞开门欢迎你,因为目前这些建筑里都还有居民,上班时间去参观别人的住家,吃闭门羹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你能不能进门,运气占了多半成分,从另一方面增加了寻古的难度和趣味性,所幸福州人还算好客,只要开着门的就尽管走进去。
带上你的好奇,带上你的笑脸,去三坊七巷!
杨桥路(古杨桥巷):86号林觉民故居(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著名的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故居,现在辟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开放时间同正式机关单位的上班时间,有夏冬令之分,长年陈列辛亥革命史及林觉民烈士遗物,一封《与妻书》是参观的重头戏。
安民巷:53号新四军办事处
这里原来住的是林则徐的后代,1938年初到1939年3月新四军在这里设立福州办事处,现在是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郎官巷:20号严复故居
坊间故老相传这并非严复自己的家,而是严大师岳母的宅第,不知道怎么阳错阴差套上了“严复故居”的名头,也许严复的确在这里住过,也许还翻译过《天演论》的某些章节,如今已不可考究;解放后作过一阵子公安部门的办公场所,现在正翻修准备辟为纪念馆。
塔巷:26号二梅书屋
原主人是民国初福建盐运使林炳章,现在是民居,院内只保留了一株百年荔枝树,其余建筑装饰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木结构老屋。
塔巷:30号王麒故居
王麒故居可能是塔巷里最幽深的老屋,进门是几米阴暗的甬道,转过木照壁是小小的天井,前后三进大屋全住着人,相当友好。
塔巷鱼丸:永和鱼丸店
鱼丸是福州最有代表性的小吃之一,用鲨鱼皮肉混合番薯粉裹猪肉馅,皮洁白有弹性,馅香嫩多汁,有鱼香而无鱼腥味;永和鱼丸自1934年开立,是福州做鱼丸做得最好的一家,一碗鱼丸5粒两元。
黄巷:36号小黄楼
小黄楼曾经是黄巷的标志性建筑,清初毁于大火,后来御史梁章矩、鳌峰书院山长(院长)陈寿棋都曾在这里住过,小黄楼花厅假山等还保存完好,目前是省文化厅幼儿园,想看花厅假山却要等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来找老师开门。
黄巷:6号“二宜轩”裱褙店
“二宜轩”裱褙店在南后街裱褙店中不算历史最悠久的,但却可能是环境最幽雅的一处,黄巷6号老宅走进第二进左手边门内才是,小小的一个天井种着几株腊梅,主人对来参观的很习以为常,抬头笑笑算是打过招呼,又低头忙别的事去了。
黄巷:4号郭柏荫故居
郭柏荫是大学者,宅第门口却很不起眼,转过照壁是大天井,头进现在是居委会的老人活动点,高大的厅堂内摆开十来张麻将桌,“翻水泥”的声音不绝于耳,后进地面还依旧是原来的木地板,只是年月已久,腐朽破损的有些晃晃悠悠。
宫巷:26号沈葆祯故居
沈葆祯是林则徐的长女婿,当过两江总督,这所老宅是典型的明清福州豪门,前后总共四进,第一进大厅现在是宫巷幼儿园;大院内木结构基本保存完好,但窗花门扇都已经遗失了。
衣锦坊:洗银营巷14号郑孝胥故居
郑孝胥是个大书法家,但他还当过伪满洲国总理,算得上是个汉奸,所以洗银营巷14号门口没有挂“名人故居”的白牌子,但这所老宅结构独特:进门后走廊左边是个大池塘,塘边几颗大榕树将池水映得一片碧绿,现存厅堂前有池塘的老宅可能只此一家。
衣锦坊:54号欧阳花厅
关于欧阳老宅的故事不少,关于欧阳花厅的传说有很多,但几乎所有的游客都在欧阳老宅面前吃了闭门羹;虽然这里被列为保护单位,但还是私人产业,主人在无力整修无人理睬的窘境下只好闭门谢客。
宫巷:24号林聪彝故居
林聪彝是林则徐次子,宅第规模与26号沈葆祯故居规模相当,也是四进两厢带花园的大院,头进正照壁上麒麟浮雕毁于“文革”,现在只留下模糊的影子。
宫巷:14号刘齐衔故居
刘齐衔是林则徐次女婿,现在是居委会办公场所,宅第也只剩下两进。
宫巷:11号刘冠雄故居
民国初期海军总长的老宅,两进大院,刘家人已经不住在这里;头进两厢木窗花衬着原装南洋进口的玻璃,看出原主人受西风东渐的影响,头进左手和二进左手都有小便门通向左厢花园和小楼,现在住满了人堆满了杂物风韵不再。
文儒坊:47号陈承裘故居(“六子科甲”府第)
这所古宅是最有代表性的福州官绅府第建筑;五代主人出过十几个进士,其中一位还是当过帝师的大儒,三进穿斗式土木结构,风火山墙,左侧是花厅。
文儒坊:42号张经故居
明朝时七省经略史张经曾住在这里,看着现在破败的样子想象不出当年象戚继光、余大猷等名将都曾在这里聆听过上司的教训,倒是二进左厢“文儒画室”的青年老师经常教训他的学生。
文儒坊:19号林则徐母家故居
所谓“母家”,对林则徐来说就是外婆家,这样叫虽然不正式但却很亲切。现在这里也成了老人活动中心,门口厢房里还有个易学研究所。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文儒坊 原始状态下的文儒坊是一条穿过小山包的林荫道。这些小山后来都被高大的风火墙围进了深宅大院,所以最初的名字叫山荫巷。当小山看不见,林荫又消失的时候,坊内住下的人物个个以"鸿儒"自居,于是改名为"儒林巷",进一步将"白丁"们拒之巷外。宋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祭酒郑穆在此安居,里人学风日盛,巷人引为自豪大笔一挥改成了"文儒坊"。明清两代文武官员聚居于此,有明代的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清代五代世进士陈承裘,近代诗人张衍等。
光禄坊 三坊之中靠南边的光禄坊成名较晚。那时以光禄卿身份任福州太守的程师孟上任尹始为民办实事。他扩建城池,疏通河道、湖泊、修建搭桥、办教育兴文化还救济灾民,民间口碑甚好。在扩建的鼓楼城门上添置沙漏计时器,在乌石山上建道山亭邀请大文豪曾巩作记,所作所为都表现出一种对进步文化科技的追求。当时的坊巷内有一座"闽山保福寺",程太守常与文人诗友相会在此,寺僧出于对他的尊重,以当时最时尚的手法在悬崖石上镌刻了"光禄吟台"四字,无意间为程师孟也为寺庙留下了一方文化遗产,还为这条小坊取了一个动听又有文采的美名。
衣锦坊 旧名通潮巷,因为它是三坊七巷街区最靠近西湖的坊巷,古时被河泽包围着。据说,当年西湖的潮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充满乡野情趣。到了宋代,水乡的景致逐渐消失,巷子里又有人出仕当了大官,先是宋代陆蕴、陆藻两兄弟衣锦还乡,后来明朝王益祥当了更大的江东提刑,为了荣耀乡里,从此改名衣锦坊。
杨桥巷 今天的杨桥路在扩成马路之前,叫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端的一条小巷,因巷子通杨桥而俗名杨桥巷,而真正的大名雅称叫"登俊坊"。在杨桥巷与南后街交叉处有林觉民故居,现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冰心小时侯曾在这里住过,她在《我的故乡》一文中,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
郎官巷 杨桥巷之南的郎官巷,街巷窄而短,两侧的土墙和板墙民居在古朴中含着纯真。宋代筑成小巷之时,有刘涛一家数代世袭郎官一职荣耀乡里,故有此名。宋代诗人陈烈,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也坐落院内。
塔巷 塔巷在郎官巷以南,西通南后街。五代闽国之时,这里的居民住宅刚刚构筑成小巷的模式,王审知的部将便在此募缘建造木制佛塔,并建有附属的寺院。后不知毁于何时。虽然官方曾给它定名为"修文巷"、"兴文巷",后又改为"文兴里",但老百姓始终称之为"塔巷"。他们将塔看成了小巷文化的结晶。清代,在巷内曾造半爿小塔,以示名副其实。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至巷口。
黄巷 据今1600多年的晋朝永嘉年间中原战乱,乃是迁徙入闽的衣冠士族在福州择居,有一黄氏家族落户于次,故有了黄巷名字的由来。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
安民巷 千年之前战火纷飞的年代,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闽都福州,在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年代,为了宣告胜利、安抚百姓,防止谣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张榜"安民"。也许是义军首领亲自择址,也许是下层官兵随手张贴,总之,当时作为城乡交接处部的一条无名小巷承载了这段历史,它的名字也就与"安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宋元时代,多少官人为它改名换姓,最终仍以"安民巷"传名人间。
宫巷 宫巷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巷得名,是福州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坊,也是三坊七巷里名人故居最多的一条巷。巷内现存明代的建筑6幢,清代的建筑13幢。其中面积在千米以上的深宅大院有10幢之多。福州历代尤以近代名人多居于巷内,如清两江总督、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林则徐之子林聪彝,清海军总长刘冠雄等。
吉庇巷 吉庇巷俗呼"急避巷"。明嘉定元年进士郑性之未发迹时,受屠户的凌辱。衣锦还乡后,为泄私愤而仗毙奚落过他的屠户。于是当年横行街市的恶少生怕冲撞郑性之而急避门户,因此有了"急避巷"的怪名。明代以谐音改巷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庇境安宁之意。
三坊七巷其实是人文景观,其中的青石小巷、雕梁画栋无不散发着古老的魅力,每个季节都可以去,看到巷子里的孩子们,晒太阳的老人们,仿佛又回到古老的时光里,红墙青瓦,说不出的亲切。
从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脉络,它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然而,经过历史沧桑,三坊七巷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淡,昔日的繁荣也已面目全非,荡然无存。在三坊七巷,我们看到的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两边白漆脱落的高墙,破烂不堪的的巷们上写着残缺不全的巷名,有的巷子甚至连巷门也被拆毁了房间年久失修,杂乱无章,墙上集着厚厚的尘土,天花板上残留着些古建筑的遗迹,却也残破不已,很难再寻找到古代建筑的特点。这些都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深深的遗憾,同时也再一次使我们意识到保护文化古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寻古小贴士: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
公交线路一:11、2、22、27、5、55、5支、802、817、818路,至东街口站下。
公交线路二:958路,至通湖路站下。
公交线路三:946、956、958路,至光禄坊站下。
公交线路四:1、11、2、20、8、801、817、821、906、908路,至道山路口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