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居民一日三餐,以大米(稻米)为主食,早晚两餐食粥,午餐食飰(干饭)。农村人多田少,生活贫困,日常多以大米番薯掺杂而食,甚至以番薯为主食。把番薯刨切成长约一寸的丝(条状),晒干叫番薯米;刨切成片(圆形),晒干叫番薯钱。福清、平潭两县多食番薯钱,其他县份多食番薯米。
炊飰和煮粥是过去福州传统习惯。早餐和午餐合在一起做饭。把一定饭量的晚米,放在锅中用水煮沸,待颗粒开花、呈半熟状态时,舀入笊篱中,再用冷水淋过,倒入甑中。锅中剩下三分之一左右的米和“泔”(米汤)再煮一些时间,使其粘质,这就是早餐的粥。米的精华都集中在粥里,营养成份较高。等到做午餐时,把原来放在甑中滤过的米,隔水蒸熟,这就是饭,也叫“炊饭”。蒸熟的饭很香,比较浓缩。
过去一般家庭要食一顿粥,晚餐的稀饭则要用早米来煮。早米较有粘质,易熟。有时把午餐剩余的干饭,加水再煮,称为“飰汤”,作为晚餐。
农忙季节,为了节省粮食,争取时间,除吃番薯米饭外,就是煮粥。但所煮的粥,浓而不稀,熟而不烂,叫做“飰粥”,也叫“饭连粥”。清早煮了可供一家人两餐以上食用的饭粥,饱食出工,剩下的用棉絮或稻草编的草桶保留,上午10点左右(名曰“小斋”),送到田间做点心,这里保留古代“饷田”的遗俗。农民和其他劳动者都认为“饭粥”是“内囊”(坚实之意)的。
干饭,还有两种独特的煮法。一叫生炊,就是把米浸在水里约半小时,洗净放在甑中,用猛火来蒸,气味最香,但较费时。一叫隔煮,把定量的米,放在咸草(海滨所生长的可编草席的草)编制的小袋子里,叫做隔煮包,又叫为飰包,放在锅里用水煮熟,一包约一二两的米,多食少食,各从其便。过去饭店多用此小草包盛米煮饭,供应顾客。所用的米叫“三夹米”,即把稻米、粳米、糯米各三分之一掺杂来煮,食时软润清香。
福州居家平常菜肴的口味,咸淡中和,不太酸,不太辣,没什么刺激性。葱、蒜、生姜、辣椒不生食,在佐料中也不大量使用。但其口味有偏甜和偏腥的特点。烧煮蔬菜或鸡、鸭、鱼、肉都要用些糖,其味偏甜。煮菜用油(又叫虾油),故其味腥。此外,有些菜肴因使用地方特色的调味品,可烹调出具有地方独特风味的菜肴。如从糯米红粬酿造的红酒中榨出的红糟,作为调味品,便能烹调出别有风味的灴糟鸡、灴糟鳗、灴糟羊。有些鱼类如莲鱼、草鱼、鳗鱼、鲨鱼等切块作羹,叫做“灴鱼”,投入些许福州特制的笋丝,便有不似醋酸的酸味,又略有清新的笋香,以清淡隽永见称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