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是我国相沿成俗的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习俗叫做腊月。“腊月”一词起源很早,据《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汉应劭《风俗通》引《礼传》:“周日大蜡,汉改为腊。”这就是说,腊月之说在原始社会从狩猎时期刚进入农业初期的时候,即史前传说的神农氏时代就开始了。相传从周代起,我国民间已普遍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了。
腊月初八,我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又名五味粥、七宝粥、乳糜粥、香粥、佛粥或长生粥,系用各种米(糯米、大米、玉米、黄米、高粱米、黑米)、各种豆(芸豆、赤豆、绿豆、大豆、豇豆、扁豆)、各种干果(大枣、板栗、杏仁、花生、核桃、百合、桂圆、莲子、芝麻、青红丝),杂以豆腐、薯芋、肉品、蔬菜熬煮而成。它主要在“浴佛会”上供佛斋僧,也分送亲友和善男信女,并施舍给贫民、流民。此粥在流传过程中,各地出现百余种配方,表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在天寒地冻的冬天,腊八粥是农家度过这一天必不可少的节令美食。各种杂粮大锅熬来,柴暖屋子暖炕,粥暖人暖心。轰走一冬的寒气,期盼大地回春,腊八粥的材料是不怎么挑剔的,根据经济状况,高粱米、大麦米、小米、花生米、玉米渣、各色杂粮杂豆均可。用料有什么杂豆都搁点儿、百合、银耳、莲子、大枣、荞麦、燕麦、紫米。放什么材料都行,放多放少都行,想喝就喝,想怎么喝就怎么喝。
营养学家称,腊八粥的功效很多,是营养搭配和蛋白互补的经典食品,是冬季养生的上佳选择。可改善虚弱体质,补心血,还可止咳润肺、防止便秘、养颜美容。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可以吃咸味的腊八粥。冬季气候干燥,寒风入骨,腊八粥既美味又御寒。常喝粥健体强身,百病不得。大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之功效。 腊月来了,尽管这个腊月不太冷,冬天不再那么严寒。腊月却还是那个腊月。尽管腊八粥的材料不同了,只要在腊八就都是腊八粥。尽管意义不同了,氛围不同了,甚至味道不同了,你依然在守候。我也开始准备熬上一锅腊八粥,为了亲人家人的那份守候,更为了全家人的健康。腊八节,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香甜腊八粥,即驱寒,又寄托着增福增寿的美好愿望!
腊八节教你做腊八粥
材料:糯米1杯、小红豆100克、葡萄干、花生仁、莲子、红枣、桂圆干、松子各50克、砂糖300克
作法:
1、糯米洗净,浸泡一个晚上,小红豆洗净,浸泡约4小时。
2、小红豆、莲子、花生仁放入内锅,烟叶水6杯,移入电锅中,外锅加水1杯,蒸至开关跳起;加入糯米,外锅再加水1杯,续蒸至开关跳起;再加入红枣、桂圆干,外锅加热水半杯,继续蒸至开关跳起,再拌入松子、葡萄干及砂糖300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