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理由
它原本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可这几年却频频毒倒众多食客,仅有指甲盖大小的织纹螺(又称麦螺),从消费者喜食的水产品摇身变成餐桌“杀手”。
目前,这种盛产于福建沿海的织纹螺正进入旺产期,也是食用它们导致中毒的高峰期。4月底,国家卫生部发出公告禁食织纹螺,5月7日它就毒倒了莆田9人(本报曾作报道)。随即,省卫生、海洋与渔业部门相继发出严查、严管织纹螺通知,要求任何餐饮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而这几年,我省已多次发文清查织纹螺,但它们怎么还能继续毒倒人?又是什么原因让本身并无毒的织纹螺成为“杀手”?
【调查】福州市场、酒楼已撤下麦螺
这两日,记者走访了福州鳌峰洲水产品批发市场、西营里市场、铜盘市场等多个市场,许多摊主都告诉记者,报纸登麦螺有毒,这两天都撤下了。
西营里一名摊主说:福州人不爱吃麦螺,福州销量并不好,每到春夏,麦螺有毒,不能吃,报纸上都登了,所以就不卖了。麦螺不属于人工养殖产品,一般是渔民自己在海边捡的,农贸市场卖的少量麦螺应该是从渔民手中直接买的。
麦螺原是一道地道的莆田菜,记者随后走访了榕城几家莆田餐馆,没有发现麦螺的踪迹。莆仙居餐馆服务员说:“以前不知道麦螺有毒,觉得炒出来的味道好才做的,现在卫生部发了通知,我们已经不卖了。”
福州市卫生监督所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配合“5·18”检查活动,也对酒楼、餐馆是否加工出售麦螺进行了检查,暂未发现麦螺。而在去年对餐馆的检查中也未发现出售麦螺。
【部门行动】莆田、宁德海产区每月采样送检
5月7日,莆田市有9位村民因食用织纹螺出现口舌麻木、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据记者了解,省卫生厅已责令莆田卫生局对此事进行调查。省卫生厅同时转发了卫生部的文件,要求任何餐饮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市民不购买和食用织纹螺。
为此,我省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已对餐饮单位发出了禁止销售加工织纹螺的告示。省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表示,若还有餐饮单位经营织纹螺,将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除了罚款外,情节严重的,还可以吊销卫生许可证。
随后,省海洋与渔业部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织纹螺监管工作。通知要求加强织纹螺产区源头的监管,教育广大渔民不采捕有毒的织纹螺,切实从源头上严堵有毒织纹螺流入市场。
同时渔业部门加强与当地工商、卫生等部门沟通协作,深入产地(码头)、流动地摊、农贸、水产批发市场等织纹螺经营销售场所,开展抽样检查,发现有毒织纹螺要坚决予以没收销毁。通知还要求莆田、宁德两市海洋与渔业局从即日起至8月31日,根据海区生产情况,每月在产区采集织纹螺样品2至3次,送省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要求省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及时开展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报送省海洋与渔业局和送检单位。
目前,省疾控中心也在加紧做麦螺的毒性实验,以便判断我省沿海产的麦螺是否染“毒”。
【探因】食螺习惯让麦螺频上餐桌
这几年,我省已多次发文清查织纹螺,可为何我省每年都有食客被麦螺毒倒?
“织纹螺在我们这里叫麦螺,可是一道美味啊,我们经常吃,没听说有毒啊。”昨天,一名莆田菜馆的厨师说起织纹螺津津乐道,“这种小海味炒熟后肉质略带筋道,相当鲜香,越吃越上瘾。”
他说,炒麦螺可是莆田菜中的传统菜品,“麦螺500克才几元钱,是夏天里下酒的好东西,我们那里排档、酒楼都有这道菜。”据介绍,在莆田民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午节,有“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日”的民谚,这“初三螺”指的就是吃织纹螺。
“织纹螺肉质嫩滑,又在福建沿海大量生长,是一种产量比较大、价格较低的水产品。因此我省沿海居民,特别宁德、莆田、泉州一带的居民一直有食用织纹螺的习惯,尤其是端午节前后不少当地居民都把织纹螺当成下酒美味。”一名渔业专家告诉记者,饮食传统是织纹螺频上餐桌的主要原因。
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说,因为在不同的海域水质、海藻类型下所生长的织纹螺不一定有毒,所以不少人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以前都吃过,现在吃些应当也没什么关系,所以频频导致中毒。这些年的麦螺中毒事件也多发生在沿海村镇居民家中,但居民在家中烹煮麦螺很难管理。
麦螺带毒缘起环境恶化生赤潮
让厨师和许多人不解的是,为何曾是美食的织纹螺,一时间却成了威胁人类性命的“杀手”呢?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技师、省食品卫生协会主任委员林升清说,其实麦螺本身并无毒,麦螺毒素与有毒赤潮有关。
春夏期间,气温高,为一些有毒藻类的生长创造了条件。麦螺吃了有毒藻类却不会死亡,反而会把毒素积累在体内。因此春夏季节,麦螺的毒素特别高。人吃了“毒螺”就容易中毒。
有关渔业专家表示,正是近年来,由于海水养殖,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近海,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从而引发海藻迅速繁殖,甚至出现赤潮,而在大量繁殖的藻类中有些能够产生毒素。
但为什么有毒赤潮发生后,并不是所有的贝类都会毒翻人,而只有织纹螺等少数贝类成了毒性极强的“毒贝”?该专家说,这可能是因为织纹螺比较喜欢滤食细小的短裸甲藻等有毒藻类,使自身在短时间内体内积聚足以致人死亡的毒素。而别的贝类附着毒素的能力不强。
“织纹螺本身无毒,正是日渐恶化的海洋环境让它成为有毒的‘杀手’,这也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警钟。”该专家这样对记者说道。
□提醒
麦螺毒素似河豚毒 高温也杀不了
林升清介绍说,麦螺的毒素类似河豚毒,通常耐热,一般烹调温度很难将其破坏,人食用毒螺后,一般几分钟到几小时后,唇、舌、喉头、面部、手指有麻木感,还会发展到四肢末端和颈部麻木,并伴有恶心、呕吐等。还有一些中毒者会伴有头晕、肌肉疼痛和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中毒者会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目前麦螺毒素还没有特效药,所以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吃麦螺。”林主任提醒说,一旦有人误食有毒麦螺中毒,只能赶紧送医院急救,让医院采用催吐、洗胃、导泻、利尿等来促进毒素的排泄。
夏季赤潮期慎吃贝类
林升清还提醒说,其实除了麦螺容易聚集毒素,到了春夏季赤潮期间,贝类都容易染毒,所以应该慎食贝类。一般贝类的肝、胰腺比较“毒”。比如苦螺等螺类,就不要食用尾部,而贝肉中看上去黑黑的一团消化腺也最好剔除掉,可以降低中毒几率。同时海鲜一次不宜吃得太多,一旦误食有毒贝类,出现舌、口、四肢发麻等症状,首先要进行人工催吐,同时要到医院进行洗胃、灌肠等治疗,防止发生呼吸肌麻痹。
□相关链接
我省麦螺中毒事件
●2007年5月7日,莆田荔城区拱辰办长丰村发生一起食用麦螺中毒事件,9人出现不同程度身体不舒服、恶心、呕吐、口唇及肢端麻木等症状。
●2005年7月14日,在霞浦县溪南镇老鸦头海域,来自福州长乐的渔民陈某,在食用麦螺后出现中毒反应,被送到溪南卫生院急救。当晚7时40分左右,陈某又被紧急转往霞浦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4年6月1日,福安市下白石镇北斗都村一村民在浅海滩涂上拾得一些麦螺,当晚便与亲朋好友分享。第二天,9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身体不适等症状,后被送医院抢救。
●2004年6月1日,仙游县发生两起食用麦螺中毒事件,有3人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2002年4月30日至5月11日,宁德、莆田等地先后发生7起30人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其中死亡2人。
●2002年5月19日至20日,厦门市有10户家庭20人食用织纹螺后出现中毒症状。
●2002年5月21日晚,罗源县4人也因食用织纹螺发生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