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做菜,难免要跟各种各样的食材打交道。不过煮妇们可要小心,也许你在不经意间,就把毒药带到了餐桌上。下面,小编就来帮您把这些毒物一一找出来。
植物篇
|
|
银杏:银杏虽然有美白除皱的功效,也常被当做菜,但是在吃法上也应该注意,不然极易中毒。银杏叶不能同茶和菊花一起泡,会产生毒素。银杏做菜时,最好要去心煮熟,不宜生食。特别是小孩,生吃6~10个左右银杏就可能有中毒。
豆类:一般家庭中少不了要吃些豆子,而豆类中毒又以四季豆中毒最为常见。其实豆类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蛋白酶抑制剂等多种毒素,因此在吃豆类食品(包括豆浆)时,一定要充分加热,破坏毒素。
青菜烹制后不宜久放
绿叶蔬菜:小白菜,菠菜,韭菜,甜菜等。这些菜中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叶子越绿,硝酸盐含量越高,虽然硝酸盐本身危害不大,但是在烹饪后2小时,会大量转化为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吃隔顿、隔夜的蔬菜,以免在身体中累积过多的致癌物质。
鲜黄花菜是有毒的
鲜黄花菜:又称金针菜。日常我们吃的多是干黄花菜,是无毒的。如果要烹制鲜黄花菜,先用开水捞过一遍,后用清水浸泡两个小时,再进行烹调。干黄花菜最好也要用温水或者清水捞几遍,滤掉加工时的一些有害物质。
发芽马铃薯毒性强烈
发芽马铃薯: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有剧毒。但是有的老人可能看到发芽较少的马铃薯时舍不得丢掉,那么一定要把芽和芽眼都挖掉,建议做醋溜土豆丝,酸辣土豆丝之类的菜式,以尽量破坏其的毒素。不过还是建议大家要说服老人家,马铃薯一发芽就要丢掉为宜。
至于众所周知的毒蘑菇,小编在这里就不再多讲了,注意菇类一定要到正规市场去购买,千万不要到野外采摘蘑菇食用。
水产篇
不新鲜的三文鱼常是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
青皮红肉鱼:最有代表的当然就是大家爱吃的三文鱼,其他的还有鲭鱼,吞拿鱼,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日本料理中常见的鱼类。这些鱼含有大量组胺酸,若保存不当,极易引起食物中毒。很多朋友在吃完日本料理后发生腹痛,腹泻等症状的罪魁祸首,恐怕就是不新鲜的三文鱼了。在居家烹饪青皮红肉鱼的时候,最好加些醋,雪里蕻,山楂等,破坏其毒性。
鱼胆:民间一直流传着鱼胆有清热、明目、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说法,因此服食鱼胆中毒的情况屡见不鲜。以青草鲢鲤为主的许多我们常吃的鱼都属于胆毒鱼,其胆中的毒素不但毒性大,而且用一般的烹调方法都难以去除,只有把鱼胆取掉才是最安全的预防措施。
鱼肝:除了胆毒鱼外,还有肝毒鱼,如鳕鱼,灰星鲨,七腮鳗鱼等鱼都属于肝毒鱼,其肝不宜食用。
鳝鱼:有人在吃火锅的时候,喜欢把活的鳝鱼丢到锅里,您可要注意等鳝鱼熟透了以后再捞出来吃,因为鳝鱼血是有毒的,只有在高温烹制下才能把毒素除尽。
黑膜:福州人特别喜欢吃炸小鱼,小鱼腹中那块黑黑的膜你可千万别一块吃下去了,那里面乘积了鱼体内的毒素以及外界的一些污染物。
贝类:贝类本身无毒,但易沉积外界毒素,且这种毒素耐热,同时不易被酸破坏,特别是在发生赤潮的时候毒性最大。最安全的食用贝类的方法是先把贝类的内脏去掉,然后水中捞熟食用,而捞贝壳的汤最还不要喝。
同样总所周知的河豚鱼,还是劝大家不要为了尝鲜而去冒险。河豚鱼毒性最大的是在春夏两季,如要执意尝鲜也应避开这两个季节,到经过审批,有加工河豚鱼资质的饭店去品尝。
肉篇
肝脏中沉积有多种毒素
动物肝脏:吃肝脏虽说能够补充维生素A,补铁补血,但是不宜多吃。由于肝脏是动物解毒的场所,因此会有很多毒素沉积,同时,肝脏中的维生素A含量过高,经常食用容易导致维生素A中毒。一般,一周吃1~2次为宜。
内分泌腺:这一类在居家烹调中一般不会接触到。比如猪的甲状腺(又称为栗子肉),肾上腺,淋巴腺等等。一般在杀猪的时候都会摘除掉,在农村家里又有养猪的朋友,注意记得不要吃这些腺体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