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发现,某著名高等学府南门口对面的一溜墙上,新添了二十四孝系列宣传图。从一个和五四运动渊源颇深的学校里出来,迎头就是“卧冰求鲤”、“彩衣娱亲”,有点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听说如今很多幼儿园也把二十四孝作为教材了,我十分好奇那些非常重口味的故事,该如何用来教育小朋友们——单说讲卫生这一条,就有好几个故事都就不过关吧。
(春雨过后,春笋就萌萌然地长出来了)
不过也有一些听上去还不错的,比如“哭竹生笋”,讲三国时候一个叫孟宗的人,被单亲妈妈拉扯长大,妈妈生病了想吃新鲜竹笋。但冬天里哪里寻竹笋去,孟宗只好抱着冬天的竹子哭,哭着哭着就听见地上“噗噗”作响,有竹笋长了出来。这的确是“感天动地”的竹笋了,竹笋的确长得很快,我记得小时候每天去上学的路边就有竹林,一夜之间就能长出不少竹笋,但哭着哭着就长出来,委实也太快了。后来毛竹就被命名为“孟宗竹”,不过这个名称似乎在台湾更为流行,连周董的歌词里都会写到,反而在大陆并没那么著名。在台湾吃到的清水煮孟宗竹笋,规模惊人,比平常吃到的羞涩春笋要粗大许多。清水煮出来能够吃到竹笋的本味,鲜甜爽脆,柔软的笋衣吹弹得破。只加一点点酱油膏,就有极为难忘的味道。
孟宗的妈妈想吃的应该是春笋吧。看宋代的释赞宁的《笋谱》里说,孟宗母亲嗜笋,生病想吃笋的时间点,是“临近冬节”,也就是冬至前。其实冬至前挖冬笋最好了,有经验的老竹农都说,冬至前长出来的冬笋,多半到春天不能成林,挖了也没事,冬至后长出来的成林几率大,就不要挖了。这大约也是因为孟宗妈妈小时候光教育孟宗读圣贤书,结果“不事稼韘”,只能搂住竹子痛哭。但是读圣贤书读到一定程度,这样没有农业生活能力的故事,流传下来就变成了感天动地的孝顺的故事。
现在这个季节,应该是孟宗母亲最喜欢的季节吧,春雨过后,春笋就萌萌然地长出来了。刚刚冒出头的竹笋,有专门的名字,叫做“竹萌”,以形容其娇弱。赞宁在《笋谱》里写了各地的好多种竹笋,有些发苦,必须要经过烟熏或者水煮再晾干的过程,才能适口。想来赞宁也应该算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馋嘴和尚了吧,如此关心素食者最爱的食物,还做了这么多研究,也不知道对修行算是有益还是有害。
(又脆又鲜,有竹有肉,一点不俗)
我们平常买到的竹笋,大多已经不是非常新鲜了,以冬笋来说,竹节总会有密密麻麻的疙瘩,要细细削除,吃起来才不会涩口。春笋不会那么涩,但如果不去除竹节的凹处部分,直接用来炒着吃也还是会有一点点涩,用开水焯一焯再炒会好很多。我们老家总是把食用的竹笋叫做“笋子”。小时候对于吃“笋子炒肉”这道菜,总有复杂的情感:笋子炒肉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用竹板打屁股,一旦不听话,家里大人就会威胁:是不是很久没吃笋子炒肉了?但是春笋炒肉又非常好吃,买来的新鲜春笋是绿色的,剥去笋衣露出雪白带嫩黄的内里,削一削,水焯一下,和干辣椒段还有蒜蓉一起炒肉丝,又脆又鲜,有竹有肉,一点不俗。
(春笋烩蹄筋,春笋本身和各种食材的组合,也是这一季的美食主题之一)
不过剥笋衣是一件有点锻炼人的耐心的事情,一点点地剥下来,是一场漫长的仪式。当然漫长的除衣仪式完毕之后,唇舌得到的回报很丰厚。如果实在没有这份耐心,时间很紧迫,拿一把刀来从中间剖开,除衣过程立刻简单化:当然这有点点过分残暴,你也可以理解成“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