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的起源与中国象棋在唐宋时期的全民娱乐大流行密不可分。中国象棋的棋文化,首先在南宋的食文化中较为突出地表现出来,从而使类似“棋子”的面食,达到空前的推广和延伸,使之成为“节食”。所以,中国象棋是推动中秋月饼诞生十分有趣的文化现象。
文人雅士的赞美和宣传是中国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文化现象,也会从食文化中反映出来,这就是中国传统美食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和典故的原因。所以,人称菜肴里有乾坤并非哗众取宠。
首先我们看《梦梁录》介绍南宋都城临安的面食店,其中出现了隋唐时期没有任何记载的名吃:三鲜棋子、虾棋子、虾鱼棋子、丝鸡棋子、七宝棋子。像棋子一样的面食,花样繁多,想必是当时的时尚美食。
我们再看象棋的起源。
象棋的起源,有好多种说法,也有人说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但苏联远东科学院的研究专家很给力,早在1984年就提出国际象棋起源于中国的易经思想:64格,对应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对应阴阳。这一观点至今没人提出反驳意见,看来全世界都默认了这一说法。
目前考古出土象棋最早的是唐代长安,长安是当时世界著名大都市。诗人白居易(772—846)有和春深诗二十首之一为“何处春深好,春到博奕家。一先争破眼,六聚斗成花。鼓应投壶子,兵冲象戏车。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描写出繁华长安市民生动、绚丽的世俗游乐画卷。其第六句就是指象棋。《岑顺》中就有马的下法描述:“天马斜飞度三止”,“两军俱有一马斜去三持止。”我们现在马的行走是斜行二路。《岑顺》还记载了当时唐代前期象戏形制,即棋子立体象形、金铜成型。有王、车、马、卒、士、将六个兵种。从兵处上看已与现代象棋非常相似,因故事发生在宝应元年,后世称为“宝应象棋”。唐代象棋的棋盘为正方形8×8的64格,这从现存的唐代棋书书画图案织锦实物可以证实。隋唐时期,象棋活动在史籍屡见记载,说明了象棋在隋唐时期已非常流行,并且其中的着法已和后世很相似。到了宋代,随着火药应用于战争,棋子又增加了炮。后来士和相又相继加入其中。象棋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变化,最终在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包括:32枚棋子,有楚河汉界的棋盘,将帅在九宫之中等等。
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所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棋手和专门制作棋子和棋盘的手工业者。为了提高社会地位,除科举考试之外,士人和平民又多此一条进身之阶,有许多人倾毕生之精力研究棋艺,成为职业棋手。于是饮食行业也不甘落后,“棋子”面点闪亮登场,大行其道。这与后来元代社会的杂剧大唱八仙人物,食肆出现“聚八仙”菜肴的文化现象如出一辙。
然而“月饼”和“棋子”有何关联,我们还要从饼入手。
根据出土的唐代面点看,当时的面点制作已经相当的精致,基本具备了想啥做啥的厨艺。
“月饼”的称呼始于明代的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之前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但从字意上理解,很可能是圆形的小点心。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可见北宋苏东坡吃的小饼就是南宋面食店流行的棋子面点,而且这些小饼的馅料都被创意庖厨大大发挥。“棋子”的称呼替代了小饼而成为时尚,而且造型也改变成棋子的扁圆形。
宋亡后,全民下棋的奇观戛然而止,明清虽有棋待诏,但形同虚设,棋子面点的称呼也在明代史籍中销声匿迹。称呼可以随着历史的变革而不同,但有着传统的美食会一直延续下去。兰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描写西门庆用舌尖传递给潘金莲吃的香茶木樨饼,就是现代月饼的雏形。用舌尖就能传递的小饼,也只有形如棋子的式样才能做到。
南宋的“七宝棋子”更像是我们现在五仁月饼的前身。何为“七宝”?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有七宝素食馅料的配方:栗子黄、松仁、胡桃仁、面觔、姜米、熟菠菜、杏麻泥入五味牵打拌。滋味得所搦馅包。七宝馅料历史悠久,七宝棋子原来是借用传统包子的馅料,可见宋代庖厨的智慧光芒。史籍还记载,七宝馅料入醋就是七宝酸馅。
古代节食一般都做得小巧玲珑,造型各异。像小糕、小饼、月团、果子、象眼、以及宋高宗御膳吃的笑靥儿和《金瓶梅》西门庆观灯吃的骨牌减煠等,都属于节食必不可少的闲食小吃。
应该讲,苏东坡诗吟的小饼接近于现代的苏式月饼。可以想象,南宋的“棋子”小饼在明代被称为月饼后,月饼成为单独的一款中秋赏月的节食而独立演化。为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是中国象棋推动了小饼成为时尚美食的棋子面点;然后再由棋子面点发展成为月饼的过程。
至于现代有些月饼做得如此形态各异,馅料金贵、包装豪华,此乃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