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海底捞董事袁华强 职业历程

食界名人

    1980年,他出生在四川宜宾乡下。为了生活,一家四口都要辛勤劳作,他和妹妹很小的时候就下地干活。家里为了供他读书,让妹妹很早就辍学。而成绩很好的他,为了可以早点工作赚钱,也在初中毕业后放弃高中,到简阳去读中专。

    他说中专那几年,其实并没认真学到什么,毕业的时候,工作并不好找。那是1999年,简阳的海底捞火锅城已经开了5年,正要在西安雁塔区开一家分店。于是,他被校长推荐到那里打工。

    12年后,当年的校长仍为自己彼时的决定“得意洋洋”。他说:“回首过去,唯有你让我自豪,你用努力和坚持让我觉得当年最正确的就是从众多档案中将你‘选’出来。”而当年,那不过是一份洗碗工的工作。

    在简阳店洗了一天碗后,他就被派到了西安店,从传菜员做起,几乎干过所有的职务。从小辛苦的他,不管做什么都比别人更主动。于是,从传菜员到门童、到会计,再到领班、大堂经理,这个勤快的小伙子一路升迁。

    2002年3月,只有22岁的他被提升为海底捞简阳总店的店长。但这家店当时业绩并不好,他从重新招聘开始,每天去别家店门口数客人,带着厨师长去试吃,到附近寻找新菜品。同时,推出一系列改革,甚至让服务员在空闲时间去客人家做免费家政。几个月后,简阳店的生意好了起来,而他又被派去郑州开新店。

    2002年8月,他的老板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告诉他,从简阳到西安,再到郑州,一路走下去,下一步就会把店开到北京。他还记得,当时老板说:“你好好干,干不好,我再给你开一家。”而这种尊重和理解,让他充满干劲儿。他说,其实当时大家都输不起的。

    于是,8月到郑州,12月开店,他带着工程部给店铺装修,带着18岁的出纳跑各种手续及公关,事必躬亲。然而,很多辛苦的过程,他都不记得了,只是每个时间点他都记忆深刻。

    到2004年,他已经在郑州开了2家店,生意都超过同行。随后不久,他被派往北京开店。这年7月,海底捞北京大慧寺路店开业,从此海底捞的重点向北京转移,而他也开始常驻北京,担任大区经理,开很多家分店。2007年,27岁的他拿到每年几十万的年薪,在望京买了200平方米的房子,把家人接到北京团聚。

    2009年,公司改制,他拿到公司的部分股份,名片上的头衔变成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年薪百万。他开始每天在各个有海底捞的城市飞来飞去,他说:“工作就是工作,除了挣钱、生活所需,还是社会的一分子。”他把很多时间用来和基层员工在一起,他说:“出现漏洞再去堵就晚了,必须预先了解,预先解决。”他可以一个电话就为家人入院的员工提供5万元,也会为员工不能在第一时间执行客人指令而深深思考。

    从1999年做洗碗工开始,12年后的今天,他负责整个海底捞的一线工作。

    采访地点约在海底捞,而他如同暗访。他说,这是他印象中整体偏差的一家店。而邻桌的日本商人却说是第二次来这家店,服务品质并不比他们国内有所逊色,只是位子实在难订。照顾这几个台子的服务员三妹只有18岁,到店不足3个月,已经可以在第一时间记住客人的姓,全程服务有礼且亲切。当她为一份送迟了的调料而诚恳道歉时,真的没办法再去责备什么。

    只是,他在服务员离开后认真地说:“其实,客人不是来听对不起的,态度好就被谅解,只能说明顾客太宽容。”他还说:“人常常没的选择,那就顺势而做,把能做的做好!”

    他叫袁华强,今年31岁。

    2年从洗碗工到店长

    记者:最初在企业你做什么工作?

    袁华强:最开始只是去做洗碗工,但这个工作只做了一天,第二天我就被通知录用,调到西安店做传菜员了。现在想起来,当时做洗碗工可能是公司的入职考核吧。我们一起去的有12个人,最后留下的只有7个,现在想想,我只记得那天自己一直在低头洗碗,也不觉得辛苦。

    记者:你是如何在两年之内升到店长的?

    袁华强:我最开始到西安店是做传菜员,这工作只要不传错就行了,所以我就特别关注别人是否需要帮忙。几个月后,我开始做门童,经常有时间,就帮客人哄哄小孩儿,后来我被安排去做财务工作,跟原来的老会计学了一个多月就上岗了,好在那时单店的财务工作比较简单,我还有1/3的时间在店里帮忙。很快店长又调我回去做领班,而且几个月后又升我做了大堂经理,说起来,我的升职速度的确是快了一点,大概2年多吧,2002年3月,我就被升到了店长。

    亲力亲为搞好经营

    记者:被调回总店做店长,看来很顺利?

    袁华强:当时这家店在火锅店林立的四川简阳,业绩并不好,当时1000多平方米的店面只剩下4个服务员。当时我从招聘做起,带着厨师长到其他火锅店试吃,更新和添加菜品。而且推出一系列改革,比如要求服务员必须讲普通话,走路必须靠右侧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吧。这样,几个月后,生意就逐渐好了起来。大概8月吧,我们开始筹备郑州店,我就被派去郑州了。

    记者:你到郑州时,当时的店还在建设中?

    袁华强:我到郑州时,当时刚刚选好址,我是带着工程部过去开店的。从店里放多少张桌子,到任何一道审批手续,都得自己去办。12月刚开店的时候,生意并不好,而我们的宣传基本都是自己人去做的,就用这些方法,我们在郑州逐渐打开局面,而且还开了几家分店。而对于餐厅,不是生意好就能做得大。所以,2004年我被调回西安店跟原来的店长做助理,算是再打打基础。一个月后,我又被派去北京开店了。

    “尽可能跟员工在一起”

    记者:从2004年,你就常驻北京,负责北京的工作了?

    袁华强:基本上是,在北京接连开了几家店,之后就到上海开店,基本每个店都是从头做起。而这些店的很多店长都是从我手下提拔的,我也就变成了北京大区的经理。最多的时候,负责北京16家店,上海8家,沈阳3家,郑州6家,南京3家,天津5家。

    记者:现在主要负责哪些工作?

    袁华强:现在我主要负责有关运营的一线工作,包括现在全国50多家海底捞的正常运转。最近我们调整了组织结构,我主要负责包括服务、工程、菜品研发、物流等几个部门,除了主持一些会议,经常在各个城市间飞来飞去,主要是要尽可能地和基层员工呆在一起。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想法和问题,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去解决,如果只是堵漏洞,那就晚了。

    记者:之后有什么计划?

    袁华强:今年的拓展计划已经在推进了,如果机会合适,我们考虑把店开到海外。另外,今年也会进一步推进外卖送餐业务,成立了“HI捞送”,并且推出了郊游野炊方案。另一方面,我们一直都在积极思考,希望能有更多的创新和变革,最终,希望将我们的品牌做成一个民族品牌。

    记者金观察

    低头干好手头事

    袁华强是那种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人,聪明而不精明。

    问起他做门童帮人擦车时别人在做什么,他说,他们有时也会帮我擦。再问,既然没有要求,为什么要擦?他很认真地想想说:“多干点儿又不会死。”

    他给我看他的双手,手上还留有少年时忙于农活被镰刀留下的疤痕。他说,或许是从小就辛苦,所以,多做点什么并不觉得苦。

    1999年,袁华强走进海底捞,从简阳到西安、郑州,再到北京,他的人生这样一路走来,从洗碗工到公司董事。如今,他穿简单的休闲装,搭配很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几乎没有口音。于是,在他身上很难找到当年的痕迹。但他眼神依然清澈,对于所有问题,他会认真地听,认真地回答。他不隐蔽存在的问题,也会睁大眼睛询问不那么清楚的话题,坦荡得让人吃惊。

    无疑,海底捞完善的晋升体系给了袁华强机会。但在所有机会相同的人中,他一路走得顺风顺水,始终是晋升速度的保持者。而他始终像当年第一天进海底捞做洗碗工一样,低头做,做好手头的事。

    袁华强说,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投入做了一件事,自然就很难顾及更多的事。他的心思都在海底捞,在他的工作。而这种最单纯简单的投入,成了最有力的“武器”,一路陪伴袁华强强大起来。

找美食,上78! 福州饱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