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霍华德·舒尔茨:挣扎中的星巴克CEO

食界名人


霍华德·舒尔茨

  从体验就是一切到现在的数据流,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一直在和自己苦苦战斗。

  盒子外的人

  听一个人说故事,你可以了解他的心事。在星巴克,霍华德·舒尔茨说的是牛奶的故事。每天,星巴克都要售出数百万杯的拿铁和卡普奇诺,消耗大量的牛奶。为了保证咖啡的品质,舒尔茨禁止门店使用前一天剩下的奶泡。这也意味着,星巴克每天都得把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牛奶倒入下水道。于是,聪明的店长们开动脑筋,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他们在蒸馏机里打上刻度,这样就能掌握奶泡的用量。“我们还能想出多少类似的‘刻度线’?”舒尔茨说:“现在,发明这条线的人已经成了传奇的一部分。”

  这一方法本稀松平常,但在舒尔茨眼里却带上了传奇色彩。星巴克数年来迅速扩张,在管理上一直奉行放任自流的政策。舒尔茨靠直觉行事,他的星巴克走的是一条别人很少走的路。

  过去几年来,4美元一杯的拿铁已然成为人们无法承担的“奢侈品”,更何况市场上还有来自麦当劳和Dunkin'Donuts(唐恩都乐)的竞争。但当2008年1月,舒尔茨重回CEO一职时,他对市场的变化似乎仍毫不在意。他宣布星巴克已经迷失:它成了他讨厌的那种没有灵魂的企业。他承诺要把企业带回正轨,重新让星巴克讨人喜欢。

  但不久后,舒尔茨不得不在金融危机前低头。他勉强承认,星巴克必须改革,它必须变得更普通、更常规。于是,他下了一系列命令:减少5亿美元成本、在美国关闭800家门店、开除4000多名员工、做更多的顾客调查、打更多的折扣和做更多的广告。这些常规的管理方法,都是舒尔茨不熟悉、不喜欢的方式。“他是那么喜欢盒子外的想法(意指非常规的想法),”星巴克前营销官员约翰·摩尔说,“但有时,我们需要对付的正是盒子本身。”

  舒尔茨很不甘心。他的星巴克必须是强大的、有公益心的、受尊敬的、充满激情的、无处不在的,以及充满想象力的。然而,没有哪个大企业,尤其是像星巴克这样在50个国家拥有约16000个门店的大企业,能够在上述条件之间找到平衡。在带领星巴克迈入下一个时代之前,舒尔茨最大的敌人也许正是他自己。

找美食,上78! 福州饱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