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中国的阿信!”吴太说。
听这话的人如果不了解吴太,或许认为:这人有点狂,太高调了。
事实恰好相反。
吴太为人低调做事高调,小时候家里连买一个三角板的钱都没有,读书用的三角板是父亲用木头做的。中专毕业后,吴太在国企上班,并走上正处级干部的位置,“手握着不小的权力”。而这些,她都放弃了。
她屡经磨难,备受挫折,年近花甲了,还坚守着“我要做中国的阿信!”创业梦,痴心不改,成为一家大型民营餐饮企业的老板。
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企业家,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记者专访了吴太。
走出去,前面是个天
初见吴太,是在观景楼食府的豪华包房,55岁的她看上去却依然挺拔,有些江南女子“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韵味,一双明亮的眼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我们就拉拉家常,聊聊天,”面对记者的采访,她很亲切地说。原来这位外表坚强的女人非常随和、平易近人。
吴太是一个怀揣梦想跋涉的人,七岁随父亲从北方来到贵州,喝红枫湖的水长大。中专毕业后,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上班,由于能言、活泼、总提合理化的意见,她 这“冒尖的嫩芽”难免遭遇种种挫折,但因企业某些岗位找不到适合的人选,上层也不得不将她派上用场,并逐步提升至企业正处级干部。可是,在吴太的眼里,铁 饭碗的国有企业培养人不用人,管理呆板,缺乏生机。
吴太很有抱负,她认为要成就梦想,必须先制造接近梦想的途径。因此,“拥有正处及职位,手握重权”的她很早就想放弃“铁饭碗”辞职下海。同时,因吴太作为 军队建筑工的父亲生前有个没有实现的愿望:“去拉萨看布达拉宫是怎么建造的”,这更坚定了她选择离开国企,应聘到民营企业的决心。
2004年3月,吴太应聘到小河皇家酒店。
之后,因一次人才市场组织组织招聘,贵州都市怡景酒店管理公司王亚伦看中了吴太的才能并将她说服,聘用她为酒店唯一非指派的高层管理人员。2007年9月,吴太正式分管酒店餐饮,将餐厅30万的年营业额一跃到87万。
从此,吴太也与餐饮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爱心的拐杖
2009年,由于酒店将餐厅实行竞标承包,长期跟随吴太的餐厅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急了,吴太也急了。一方面,餐厅承包后,谁来管理,难免都要进行一次大换 血,吴太也可能不再经营餐厅,跟随她的这些员工何去何从,成了她和员工们一大心病。“如果我不再管理餐厅或者离开酒店了,这些员工怎么办?”吴太一个人把 自己关在屋子里,整整三天,为自己和几十号员工找出路。
“60万,70万,80万。竞标达到80万后,全场都陷入寂静。”,吴太说,“不少参加竞标的都有他们自己的背景,唯独我没有。”。
“120万!”,吴太这一惊人的竞价,惊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当吴太喊出这个数字,举起经标牌时,全场都惊讶了。而吴太却显得异常冷静,随后发生的一切她都 预想到了。毕竟这个决定,吴太却整整闭门想了三天三夜。“我知道这个数字给我的压力,但如果我不再经营这个餐厅了,和我一起打拼的这些员工去哪里呢?”吴 太说,“一方面我舍不得他们,另一方面我想和我的这些员工们一起打拼。”
吴太知道,承包经营的第一年,最高也只能保持87万的营业额。因此,“承包的第一年,赔30万,我认了。”吴太说,“但我很高兴,我开始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员工,可以为实现父亲及自己多年的梦想去努力。”
2010年,观景楼食府实现了吴太的年初预定的营业额,她也实现自己的承诺,组织公司管理层去拉萨旅游参观,在兑现自己承诺的同时,也背着父亲的愿望到了布达拉宫。
当然,这仅是吴太爱心拐杖的一些细节,在她的企业,这样的细节还很多。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在观景楼食府,吴太收留有流浪汉,并且在她的教育引导下,工作得很好。“她的这种爱心,如果更多的餐饮企业都这样,用工荒可能不会这么厉害。”一业内人士评价吴太时这样说。
正是吴太的这片爱心,支撑起观景楼食府一股内在的人文力量,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管理人员离开,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观景楼的每一项工作,跟这位大姐一起创天 地。2011年初,观景楼食府彻底装修,所有的员工齐心协力,搬沙土,运材料,一如一个热闹、齐心的大家庭。这些,都证明了吴太的“爱心就是成长的拐 杖”。
细节决定成败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观景楼食府,吴太将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时下,正进入一个商业发达鼎新时期的中国,商业的规模,经商者的队伍,拥有的经济总量,商人的地位,商业对社会的影响,商业对中国前途命运的作用等,在逐 渐加强。其实,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商品经济,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必然导致一个重商社会的诞生和强化,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现实。这些,吴太看在眼里, 想在心里。
因此,在经营观景楼食府的每一个细节中,只有自己亲自参与,要和员工打在一起,才能搏击商海,在商海立足、发展。包房里的花她要亲自去插,一个烟灰缸,她要亲自到每一个房间教员工如何摆放,每一张茶几离沙发的距离,她也要与员工一起度量,一起校正。
“这桌上的山茶花,每一朵都是我亲自茶上去的,这个烟灰缸应该放在正中间,而不是放在这个位置。”吴太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指着包房餐桌上的一盆山茶花和 茶几上的烟灰缸说。“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顾客对餐厅的印象,甚至会给顾客带来不开心,如果顾客开心来,扫兴离开,这是餐饮业的败笔。”
也许因父亲是军人的缘故,言谈举止间,总让人觉得吴太不像一个商人,更像一个军人,一个有野心的商海大将。
因此,“我要将黔菜做得更好,将贵州的餐饮做出特色。”吴太说,“即使我不能做到最好,但我要做更好的。现在我实现了我人生创业的第一个阶段,58岁时,我将实现创业的第二个阶段,做贵州第一家欧式风格的特色餐饮店,做到墙内开花,墙外香,墙内也香。”
所以吴太透露,今年5月餐厅重新装修完毕开业后,将为新老顾客呈现一个贵州唯一的一条龙婚宴广场,一家员工持股餐饮企业,一个融粤菜、海菜、川黔菜等精美菜肴为一体的特色欧式餐饮店。
吴太的商业之路曲曲折折而又波澜万丈。谈到未来的打算,吴太毫不掩饰:“我要做中国的阿信。”无疑,这个充满激情的梦想,将无限贴近于她平静外表下真实的内心。
准确地说,吴太并不像一个商人。——当大多数人忙着四两拨千斤、快速敛财时,她却恰恰相反,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完成一个年轻时候的梦想。
而数年之后,这个梦想又为她找到了喷薄的财富出口,成为本世纪最被重视行业的领军女强人。